[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铁含油污泥制备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方法及粘结剂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660.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慧;唐庆余;甘敏;武楷佳;孙增青;季志云;邢金鑫;陈许玲;黄晓贤;袁礼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C22B1/244;C22B1/24;C22B1/248;C02F11/00;C02F11/121;C02F11/12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钢铁 含油 污泥 制备 固体 有机 无机 复合型 粘结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钢铁含油污泥制备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方法及粘结剂和应用。该方法是将钢铁含油污泥与含有氧化钙和/或氢氧化钙活性成分的改性剂在水介质中混合反应后,固液分离,固体产物经过干燥,即得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该复合型粘结剂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配加入转炉泥中用于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可有效提高球团强度。该方法不仅实现了钢铁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也实现了钢铁含油污泥中有价组分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铁行业冷轧、热轧过程采用化学法处理轧钢含油废水所得含油污泥通过改性处理获得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方法,还涉及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在圆盘造球工艺或冷固结压团工艺中的应用,属于固废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含油污泥是由油、水、固三相组成的成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矿物油、合成酯、各种添加剂以及固体杂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且含有恶臭气味。如果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气体挥发到大气中会直接影响片区的空气质量,金属物质还会通过地表渗入地下,破坏土壤和植被结构,污染地下水源,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癌症等疾病。因此,钢铁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并成为钢铁生产企业环保治理的难题。
钢铁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对其有价组分进行回收,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油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存、焚烧、固化、热解、机械分离、溶剂萃取等,这些方法仍然存在土地占用量大、造成二次污染、成本高、无法规模化应用等问题,限制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由于钢铁含油污泥本身具有一定粘性和较高铁含量的特性,而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圆盘造球和冷固结压团工艺中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粘结剂,因此,可以考虑将钢铁含油污泥用于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充当粘结剂,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钢铁含油污泥巨大处理量的需求,也可以对其中的有价元素进行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目前已经是发展相当完备的生产工艺,都具有比较成熟的末端治理系统和装备,因此实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由于钢铁含油污泥具有很强的疏水性,根本不满足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对粘结剂的要求,从而导致钢铁含油污泥不可直接用于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钢铁行业含油污泥产量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钢铁含油污泥制备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氧化钙和/或氢氧化钙等改性剂对钢铁含油污泥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表面亲水性大幅度提高,且可以形成粘结性较好的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满足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的应用要求,可有效提高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得到的球团或团块性能。该方法不仅实现了钢铁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也实现了钢铁含油污泥中有价组分的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该粘结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用于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提高球团或团块性能,且成本低,方便贮存和运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应用,将其应用于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可有效提高圆盘造球或冷固结压团工艺得到的球团或团块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钢铁含油污泥制备固体有机/无机复合型粘结剂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钢铁含油污泥与改性剂在水介质中混合反应后,固液分离,固体产物经过干燥,即得;所述改性剂活性成分为氧化钙和/或氢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