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667.5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朋;肖向东;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N21/94;G01N21/01;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注射器 内部 异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性注射器的清洗和烘干;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数据差值;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S5、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该方法,对容器表面划痕、壁厚均匀度以及透光率进行检测,保证后续异物检测的准确性好高效性,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异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从制药工艺过程分析,不溶异物产生的环节非常多,且种类也不同,所示。不溶异物产生根源主要有:(1)原辅料不纯净引入非溶异物污染。(2)包装材料在包装过程中脱落引入的非溶异物污染。(3)制造设备老化或工艺操作不合理引入非溶异物污染。(4)生产环境污染,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煤烟、花粉、块状物等大量微粒;
一旦不溶微粒被注射到人体,便会在毛细血管医药视觉检测机器人异物感知方法与检测系统研究处堵塞,引发静脉炎、血栓、局部供氧不足、水肿等不良反应,而随着不溶异物的累积,会引起巨噬细胞增殖而形成肉芽肿,会引发肺纤维化、癌症、脏器衰竭等重大疾病,严重持久的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此类事故,需要使用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旋转容器后夹停,内部溶液持续旋转,通过平行光照射容器,在容器另一侧设置CCD传感器,检测液体从平行光源与感光芯片之间穿过,当液体中无颗粒阻挡时,感光芯片所感应到的亮度均匀一致:但是,当液体中混入的不溶颗粒穿过时,不溶颗粒便会阻挡平行光,造成遮挡部分与不遮挡部分存在亮度差,高敏感度的CCD/CMOS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分析亮度差异来判断不溶颗粒的有无,所以这就意味着,容器表面划痕、壁厚均匀程度以及透光率都会影响到 CCD传感器对于光源的接收情况,造成检测误差,而传统的检测方法中,对于着三者没有设置相应的检测步骤,也就存在了一定的误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内部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送架将待填装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清洗区对一次性注射器内外表面进行清洗,倒置悬挂书输送到烘干区进行烘干;
S2、S1中烘干完成的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划痕检测区域,对内外壁划痕进行快速检测,对表面有划痕的产品进行筛分;
S3、将S2步骤中检测完成合格的产品输出划痕检测区域时,通过壁厚检测仪多个触点快速检测收集同一一次性注射器不同位置的壁厚信息,将数据信息输送至后台,比对数据差值,将差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对应一次性注射器剔除;
S4、将经过S3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继续输送经过透光率仪的检测通道,剔除透光率达不到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
S5、对经过S4步骤检测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内灌装药液并压塞封闭;
S6、最终将一次性注射器输送到智能异物检测设备内进行异物检测。
优选的,S2步骤中的划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具有一定的发散角,通过扩束准直系统调节形成准直平行光束,以固定入射角投射在振镜片上;
B、振镜片通过高速摆动电机驱动振镜片振动,同时a步骤中的平行光束透过振镜片获得横向扫描区域;
C、一次性注射器经过扫描区域时,微光探测器接收散射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清洁功能的基板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带张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