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545.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改芳;王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1;H01M4/1395;H01M4/62;H01M4/131;H01M4/13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薄盈盈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包括以下步骤:(1)将粘结剂、第一分散剂和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粘结混合物;(2)将硅负极材料、步骤(1)得到的粘结混合物和导电剂加入第二分散剂中,搅拌混合得浆料;(3)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烘干、切片即制得硅基负极片。本发明通过调控分散剂和粘结剂的组成,增强粘结剂与活性材料以及集流体之间的键合作用,抑制硅基材料的体积效应,抑制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脱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需求的不断上涨,硅负极由于其10倍与商业化石墨负极的克容量3579mAh/g-1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重复脱嵌会导致硅负极材料体积发生300%以上的膨胀和收缩,由此产生的机械作用力会使硅基材料逐渐粉化,造成结构坍塌,最终导致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脱落,丧失电接触,因此,会严重影响其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目前,被广泛研究得硅基负极主要通过硅单质纳米化降低其粉化程度,或通过碳材料包覆抑制硅的体积效应,但硅碳负极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和收缩存在着衰减较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硅基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产业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硅基负极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硅基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基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结剂、第一分散剂和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粘结混合物;
(2)将硅负极材料、步骤(1)得到的粘结混合物和导电剂加入第二分散剂中,搅拌混合得浆料;
(3)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烘干、切片即制得硅基负极片。
本发明通过调控分散剂和粘结剂的组成,增强粘结剂与活性材料以及集流体之间的键合作用,抑制硅基材料的体积效应,抑制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脱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电极粘结剂、添加剂和第一分散剂的质量比为(2~20):(0.5~2):(60~98)。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添加剂为甲基磺酸。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或聚丙烯酸。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为水。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硅负极材料为氧化亚硅或硅碳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导电剂为炭黑和碳纤维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硅负极材料、粘结混合物和导电剂的质量比为(3~5):1:1。
一种由上述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硅基负极片。
一种包含上述硅基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调控分散剂和粘结剂的组成,增强粘结剂与活性材料以及集流体之间的键合作用,抑制硅基材料的体积效应,抑制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脱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2)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