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480.5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利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C5/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加 框架 楼盖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包括若干呈矩形柱网分布的框架柱、沿矩形柱网双向对角线布置的连续框架梁和布置于框架梁之间的楼板,各跨框架梁跨中两两斜向交叉;所述框架梁的梁端设有大尺寸竖向加腋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楼盖结构,采用梁板结构体系,结构延性好、可靠性高;框架梁之间斜向交叉布置,无其他框架梁及次梁,结构传力路径直接、明确,施工便捷,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交叉梁为多向传力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冗余度和可靠度;连续框架梁梁端均采用大尺寸竖向加腋,充分利用了连续梁的梁端承载力;构件布置和内力分布合理,使得跨中梁高小、楼板跨度小,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成熟的结构受力体系,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多高层房屋,尤其是应用于大面积的地下空间。这些地下空间动辄数万平米甚至十几万平米,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一般地下室的顶板覆土较厚,柱网尺寸也较大,由此导致梁板的荷载和跨度较大,结构设计的梁板截面及配筋均较大。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众多的楼盖结构布置方案,比如框架梁+大板、框架梁加腋+大板、框架梁+加腋大板、框架梁+单向次梁、框架梁+十字次梁、框架梁+井字次梁、无梁楼盖、空心楼盖、密肋楼盖等形式。它们都有着各种优缺点:主框梁+次梁的楼盖形式虽然板厚及配筋较小,但传力不直接、施工复杂、综合经济性较差;框架梁+大板、框架梁加腋+大板的楼盖形式虽然传力直接、施工方便,但也存在板厚较厚、配筋较大的缺点;以大尺寸柱帽为特征的无梁楼盖,虽然在楼盖经济指标上有一定优势,但延性较差、可靠性较差,事故频发。总体来说,这些楼盖结构布置方案均未能有效解决楼盖结构经济指标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其采用梁板结构体系,结构延性好、可靠性高;框架梁之间斜向交叉布置,无其他框架梁及次梁,结构传力路径直接、明确,施工便捷,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交叉梁为多向传力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冗余度和可靠度;梁端大尺寸竖向加腋,充分利用了连续梁的梁端承载力;构件布置和内力分布合理,使得跨中梁高小、楼板跨度小,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楼盖结构,包括若干呈矩形柱网分布的框架柱、沿矩形柱网双向对角线布置的连续框架梁和布置于框架梁之间的楼板,各跨框架梁跨中两两斜向交叉,无其他框架梁及次梁,所述框架梁梁端有大尺寸的竖向加腋部,楼板由连续框架梁划分楼面而成。
按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柱网对角线上两个相邻框架柱之间连接的框架梁为一跨。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楼盖结构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柱为矩形柱、圆柱或其他截面柱,框架柱与框架梁之间的节点区域可根据需要设置柱帽。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梁沿矩形柱网对角线斜向布置,同一对角线上各跨框架梁在梁柱节点处连续,不同对角线方向的连续框架梁两两相交于跨中,除所述框架梁外,不再设置其他框架梁及次梁(有建筑功能要求处除外)。
按上述技术方案,连续框架梁将楼面划分成网格状,网格处设置楼板。楼板的跨度为(柱网尺寸L(长)×B(宽),LB);当为方形柱网(L=B)时,b=0.707B,楼板跨度较小,可以采用较小的板厚和配筋。
按上述技术方案,框架梁梁端有大尺寸的竖向加腋部,竖向加腋部高度为框架梁跨度的1/14~1/24,竖向加腋部长度为框架梁跨度的1/4~1/8。竖向加腋部的高度和长度根据楼面荷载的大小及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当楼面荷载较大时一般取范围内大值。
按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框架梁的梁端竖向加腋高度受到建筑净高限制,一般地下室综合管线总高度为600~700mm,梁端竖向加腋高度可取为7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利,未经周俊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散结足浴包、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料桶取放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