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317.9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彬;孙稳;申世豹;赵仁宝;赵亚伟;路皓然;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采空区 超前 帷幕 空间 一体化 方法 | ||
1.一种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在开始掘进煤巷(11)前,利用混凝土在未掘进煤巷(14)的迎头面上构建止浆帷幕墙(12),待混凝土凝固后在止浆帷幕墙(12)的上方靠近顶板处向破碎围岩区(18)方向施工多个超前管棚注浆钻孔(1),并在超前管棚注浆钻孔(1)孔口前端安装孔口耐高压厚壁注浆管(2);
b利用超前管棚注浆钻孔(1)向未掘进煤巷(14)上方的破碎围岩区(18)注浆从而使破碎围岩胶结形成注浆加固结石承载区(17);
c对形注浆加固结石承载区(17)下方的未掘进煤巷(14)进行掘进,同时随着掘进的过程中向顶板布置多根注浆锚杆(19)、注浆锚索(20)并注浆,从而在煤巷(11)顶部的破碎围岩及两帮围岩形成由浅部加固拱壳(21)和深部加固拱壳(22)构成的双层锚注拱壳承载结构;
d煤巷(11)每掘进一段距离后就重复步骤a-步骤c先构建一段止浆帷幕墙(12),掘进煤巷(11)过程中,对穿越采空区煤巷的顶板施工双层锚注拱壳承载结构,直至煤巷(11)掘进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煤巷(11)掘进30~50m后实施步骤b注浆加固结石承载区(17),每次注浆加固结石承载区(17)的范围为超前掘进工作面20~30m,相邻循环的搭接长度为2~3m;止浆帷幕墙(12)使用32.5~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厚度为4~5m左右,所述的止浆帷幕墙(12)为外立面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管棚注浆钻孔(1)包括高位短管棚注浆钻孔(15)和低位长管棚注浆钻孔(16),所述高位短管棚注浆钻孔(15)布置在顶板下0.5~1.0m处,5~7个注浆钻孔为一组,孔深为10~15m;所述的低位长管棚注浆钻孔(16)设置在顶板以下1.0~1.5m位置,4~6个注浆钻孔为一组,孔深为20~3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短管棚注浆钻孔(15)采用2~3级钻-注工序,首先钻进直径为130~150mm、深度为4~6m的注浆孔(29)后安装孔口耐高压厚壁注浆管(2),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固管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为3~5MPa;待浆液凝固后,在孔口耐高压厚壁注浆管(2)内扫孔钻进直径为90~110mm、深度为5~10m的复孔一(30),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为8~10MPa;待浆液凝固后,在复孔一(30)内扫孔钻进直径为80~100mm、深度为10~15m的复孔二(31),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为10~15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巷穿越采空区壁后-超前帷幕空间一体化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位长管棚注浆钻孔(16)采用3~4级钻-注工序,首先钻进直径为130~150mm、深度为8~10m的注浆孔(29)后安装孔口耐高压厚壁注浆管(2),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固管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为8~10MPa;待浆液凝固后,在孔口耐高压厚壁注浆管(2)内扫孔钻进直径为90~110mm、深度为10~20m的复孔一(30),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10~20MPa;待浆液凝固后,在复孔一(30)内扫孔钻进直径80~100mm、深度20~30m的复孔二(31),注入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单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20~30MPa;若注浆深度较大时,可按每次8~10m的递进深度进行扫孔钻进和注浆施工,注浆压力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3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