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粕来源的降血糖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270.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申烨华;李聪;魏睿婷;陈邦;金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14;C07K1/34;C07K1/20;C07K1/36;C07K5/107;A61K38/07;A61P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来源 血糖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籽粕来源的降血糖多肽及其应用,所述降血糖多肽是以油用牡丹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连续酶解,结合超滤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获得,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氨基酸序列为Tyr‑Phe‑Phe‑Met(YFFM)。并以此主要活性成分的序列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两种结构类似的多肽Phe‑Phe‑Phe‑Met(FFFM)、Tyr‑Tyr‑Phe‑Met(YYFM)。以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指标,YFFM、FFFM和YYFM的IC50值分别为1.099mg/mL、0.145mg/mL和0.191mg/mL。本发明对牡丹籽粕功能食品开发及降血糖多肽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油用牡丹籽粕的降血糖多肽,以及基于该多肽设计合成的两种结构类似的降血糖多肽。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症为特征的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全球总病例的9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世界第七大死亡原因。2型糖尿病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脏毒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溃疡、囊性纤维化和阿尔茨海默氏病。
目前有一些抗糖尿病药已经在临床得到应用,例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等,它们通过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起作用,但持续使用这些药物通常会带来不良的副作用,例如肝毒性和出现胃肠道不良的症状。现在已经有研究发现存在许多天然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如:苦瓜多肽、杏仁多糖、褐藻多酚等。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类降血糖功能因子,用药剂量更小、活性更高、毒副作用更低,且代谢终产物为易吸收的氨基酸,能规避胃、肠道消化。
牡丹(Paeonia ostii)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至今已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油用牡丹是牡丹组植物中产籽出油率高于22%的种的统称,目前以凤丹和紫斑两种牡丹为主要油用栽培推广对象。牡丹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重庆等省市,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在南、北方均适宜种植。自牡丹籽油获批成为新资源食品起,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迅速,榨油后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牡丹籽粕,通常当做废弃物处理,造成了牡丹蛋白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丹籽粕来源的活性高、毒副作用低的降血糖多肽,同时实现牡丹籽粕的资源化高附加值利用。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牡丹籽粕来源的降血糖多肽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1、牡丹籽粕脱脂
将油用牡丹籽粕粉碎后,以1g:4~6mL的料液比加入正己烷,常温搅拌浸提30~40min,沉淀15~20min后抽滤,收集残渣,连续浸提两次后,将残渣置于通风橱内自然挥发正己烷,得脱脂牡丹籽粕粉。
2、碱溶酸沉法提取牡丹蛋白
取脱脂牡丹籽粕粉,以1g:8~12mL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1mol/L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9~10,在室温下搅拌3~5h,然后离心,取上清液用1mol/L HCl水溶液将pH调节至4~5,在4℃下静置2~3h后,离心,收集沉淀,用1mol/L NaOH水溶液将其调节为中性后冻干,得到牡丹蛋白粉。
3、双酶连续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