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火花机双夹头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591.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锋;刘冬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61020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机 夹头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为电火花机双夹头调节装置,包含主升降杆及其底部的升降调节安装板,其下并列设置2组夹头组件,每组夹头组件至少包含调整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微调机构和第二微调机构,二者中间通过导轨安装板间隔固定,第二微调机构底部通过夹头安装板与夹头固定连接,夹头底部可移动的连接有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还可适用于不同大小、形态的模具进行切割前的电火花机电极位置在X、Y、Z三向进行粗调和微调,适应性强,精准度高,一组电火花机对应2个夹头电极,在一次切割过程中同时切割同一件模具的2个孔位,或2个夹头电极同时独立切割两件不同的模具,切割时间缩短一半,有效提升模具的切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制造型材挤压模具的电火花机的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进行三向调节的电火花机双夹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中,通过挤压工序,将铝棒穿过不同规格的模具,以形成不同截面形状的铝型材产品。
模具通常为圆柱形形状,在模具制备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电火花机对模具中心进行切割,将圆柱形的模具中间形成分流孔、工作带、空刀等用于铝料通过成型的部分。在铝型材挤压过程中对精细程度要求很高,这样挤压获得的铝型材才能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和精度,对于模具的孔位规格也有同样精准的要求。
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大小、种类繁多,对应的夹具设备规格也相对较多,成本高。传统的模具是采用单一夹头组件在模具上切割,当模具上需要2个或2个以上的成型孔时,需要采用夹头组件逐个进行切割,时间长,效率低,每次摆放需要将夹头组件找准位置,若有偏差可能会导致模具整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XYZ三向微调的电火花机双夹头调节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电火花机双夹头调节装置,包含主升降杆,其底部连接升降调节安装板,该升降调节安装板下并列设置2组夹头组件,每组夹头组件至少包含调整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微调机构和第二微调机构,二者中间通过导轨安装板间隔固定,第二微调机构底部通过夹头安装板与夹头固定连接,夹头底部连接有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调机构包含第一调节丝杆、至少1个第一丝杆座、至少1组相互配合滑动的第一滑动组件,该第一滑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安装板和所述导轨安装板之间,所述至少1个第一丝杆座固定在所述升降调节安装板底面或导轨安装板顶面,所述第一调节丝杆安装在第一丝杆座上,所述第一调节丝杆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相接触且互有配合的卡齿,使得旋转第一调节丝杆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随之发生滑动;所述第二微调机构包含第二调节丝杆、至少1个第二丝杆座、至少1组相互配合滑动的第二滑动组件,该第二滑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导轨安装板与所述夹头安装板之间,所述至少1个第二丝杆座固定在所述导轨安装板底面或所述夹头安装板顶面,所述第二调节丝杆与第二滑动组件相接触且互有配合的卡齿,使得旋转第二调节丝杆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随之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调机构包含2个第一丝杆座、2组第一滑动组件,每组第一滑动组件为相互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安装板顶面,或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升降调节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导轨安装板顶面,所述2个第一丝杆座位于2组第一滑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2个第一丝杆座上,所述第一调节丝杆与两侧的第一滑轨相接触且互有配合的卡齿,使得旋转第一调节丝杆时所述第一滑轨随之发生移动;所述第二微调机构包含2个第二丝杆座、2组第二滑动组件,每组第二滑动组件为相互配合滑动的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安装于所述导轨安装板底面、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夹头安装板顶面,或该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安装板底面、所述第二滑轨安装于所述夹头安装板顶面,所述2个第二丝杆座位于2组第二滑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2个第二丝杆座上,所述第二调节丝杆与两侧的第二滑轨相接触且互有配合的卡齿,使得旋转第二调节丝杆时所述第二滑轨随之发生相对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