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法的无人机机载生命体征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069.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志;沈晶;张肖;张龙;臧宗迪;吴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T7/90;A61B5/00;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高宁馨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无人机 机载 生命 体征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法的无人机机载生命体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无人机巡航搜索:由无人机搭载摄像机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搜索,获取高分辨率影像;S2:人体自动识别:对所拍画面进行实时扫描,通过视觉特征标记出人体位置;S3:定位并接近目标:无人机利用视觉定位技术调整飞行高度,低空飞行到人体目标周围;S4:生命特征检测:无人机依次通过人体微振动测量呼吸率、通过颈部微振动与人脸颜色变化测量心率、通过额头热红外成像测量体温,并综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内的快速、高效、精确的生命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范围的生命探测、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频法的无人机机载生命体征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灾后搜救行动(Search and Rescue Options)在任何灾难发生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由于道路不通、水路被淹以及高楼建筑被损毁,受灾地区很难到达。搜救工作包括搜寻失踪人员和在灾难现场治疗受伤人员。由于遇难者往往暴露在野外,处于脱水、大出血甚至是核辐射的影响下,时间对救援工作而言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受灾区域面积很大,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彻底地搜索。由于地面不平,天气恶劣,地形复杂等原因,地面搜救对救援人员来说非常困难。因此,救援团队急需自动化的搜救解决方案,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灾后搜救工作。
另外,在救援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仅仅实现对受害者的探测和跟踪是不够的。还必须检测人是否活着,这样活着的人才能首先获得救助。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获得更为详细的遇难者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判定遇难者的身体状态,那么灾后救援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现有的搜寻方式主要为生命雷达探测仪,生命雷达通过人体运动或者呼吸对电磁波产生多普勒效应,从而判断有无生命特征。当探测器发射电磁波后,如果遇到静止的物体例如墙壁、碎石块,电磁波返回的信号没有变化;如果遇到生命活动例如呼吸或运动,电磁波返回的频率会发生变化。接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对信号进行积累、微分放大过滤等技术处理,在接收器上显示出异常点,就可能是生命体的位置,达到探测被困人员的目的。
但是,生命雷达存在着诸多缺点,主要包括:
1.探测范围小:生命雷达在空阔地带能够探测到的水平极限距离只有500m,在有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测量距离可能下降到几十米,这在实际救援中是远远不够的。
2.需人工操作,不能完全自动化。实际救援中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生命雷达不停改变位置寻找周围生命,便捷性差。
3.整体搜索时间长。市面上生命雷达一次完整的搜索时间从30秒到3分钟不等,即使是搜索时间最短的30秒雷达,受限于其搜索区域,完成一次灾区的完整搜索也需很长时间。
4.受外界干扰影响大。雷达所发射的电磁波在遇到金属物质时会被吸收和反射,不能显示正常的位置,对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在救援人员准备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搜索时,需要将探测区域内所有活动人员清除,否则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5.成本高。生命雷达通过反射电磁波分析人体低频信号,属于精密仪器,制造成本较高。市面上普通的雷达生命探测仪价格2万左右,较高性能的价格可达20万,且一次搜救行动中往往需要配备多台生命雷达。
另外,现有的基于无人机的灾后搜救方案,核心都是对无人机所拍图像进行目标识别,通过纯视觉特征将遇难者从照片中标注出来,从而完成对遇难者的定位。但是,这些方案都没有解决检测遇难者是否存活的问题,这就导致仍旧存活的遇难者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无法实现精准救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法的无人机机载生命体征探测方法,以能够实现大范围内的快速、高效、精确的生命探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