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375.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琳;缪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E02B8/02;E01F5/00;E02B15/10;E02B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取水 明渠 构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组成,在取水涵洞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在所述的取水涵洞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在拦污构筑物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常规拦污方案中存在问题,增加了拦截的强度,大大减少了水下作业及人力使用,提高了打捞清理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属于核电站冷源保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站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必须有可靠的冷源进行冷却以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国内现有核电站均为滨海电站,以海水作为冷源,通过“抽吸→换热→排放”的流程将机组运行中产生的60%以上的热量导出。国内大多数核电站采用明渠取水,为保障取水可靠,大部分核电站在取水明渠口门或渠内设置有多道过滤设备,包括拦污网、拦油漂、粗格栅、拦污网兜、粗细格栅、鼓网等设备。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是近年来核电站应海生物或杂物入侵明渠、鼓网上下游侧水位压差过大,导致降功率、停机、停堆时间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核电站的安全生产。国家核安全局要求各核电厂营运单位吸取本次运行事件经验教训,开展冷源系统防控海生物检查,采取措施防范此类事件发生。
我国核电起步相对较晚,取水头部杂物入侵情况在机组运行初期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投运机组数量的增多和运行时间的延长,生物或杂物大规模聚集并入侵取水头部事件时有发生,并且造成的机组瞬态影响程度也日趋严重,停机停堆次数也不少,个别电厂深受其害,导致多次非停。在2010年后国内核电站杂物入侵形成冷源风险态势增加,严重的影响到了机组的运行安全。
常用的拦污网存在以下问题:
1、平面网跨度大,受力较大易破损,且不易清理杂物,需要潜水作业;
2、拦污网兜主要收集悬浮物,收集漂浮物效果不理想;
3、上述拦污网相对强度较弱,易遭受台风影响,导致结构破坏;
4、不能靠近取水泵房设置,防护明渠内水域滋生的海生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同时提高打捞清理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的拦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组成,在取水涵洞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在所述的取水涵洞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在拦污构筑物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
优选的,所述的取水明渠的左侧与导流堤连接处设有一个海生物放生口,取水明渠的右侧通过过船段与导流堤连接,取水明渠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门式起重机移动的门机轨道。
优选的,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与取水涵洞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包括框架,框架的两侧设有可拆卸网片,框架上设有多个吊环,所述的框架由多个不锈钢框架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特点:
1、分流:通过在明渠中建设多孔取水涵洞(单孔净尺寸约7米×5米),将明渠分隔为多个流道以降低海生物爆发堵塞整个流道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分别控制的目的,同时,在滞留平台上部设有三排拦污网箱入口,洞口设有可拆卸式拦污网片。当潮位高于滞留平台时,拦污网箱入口亦可以成为箱涵进水口,进一步降低箱涵入口拦污网被封堵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