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316.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40/67;G16H10/60;G16H10/20;G06V40/16;G10L15/26;H04N7/18;H04W7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伤员 分类 预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优化电子伤票建立流程、并且能够辅助医护人员进行伤员分类、帮助快速准确的将伤员接收分类和转运,从而提高战场伤员救治效率的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手持终端,设置在用于将所述伤员运送至救护所的救护车中;视频监控设备,设置在救护所入口处;若干医护终端,由医护人员持有;以及服务器,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医护终端分别相通信连接,并通过CDMA通信网络与所述手持终端相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手持终端具有扫描识别部、伤员信息录入部以及CDMA通信部,所述服务器具有伤员数据更新部、伤员数据存储部、收容去向判定部、人脸识别部以及服务侧通信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915年,俄国学者B.A.奥佩里根据当时战场上伤员发生的特点,根据伤员救治的医学与军事要求,提出将伤员进行“分级救治”。所谓分级救治就是以伤员的救治阶梯为基础,将伤员的救治和后送结合起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伤员时效救治理论”指出,伤员的伤亡率与伤员接受科学救治的时间密切相关,缩短伤员救治阶梯,提高伤员救治效率成为减小战场伤亡率的重要目标。
伤员救治一般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现场急救、早期救治、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野战救护所承担早期救治任务,由于其处于战场和后方医院的中间点,其必然承担着将战场伤员分类确定其救治去向的工作。
伤票是战时记录人员负伤及救治处置情况,并随伤员后送的医疗文书,伤票记录了伤员的受伤情况,是用于伤员救治的重要资料,也是在战后对战场伤员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数据,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伤票已经取代纸质伤票
大规模创伤发生时,伤员产生密度大,为伤员建立电子伤票的时间长,建立过程填写的信息较多,同一时段有大量伤员抵达野战救护所,极易发生工作量骤增导致的秩序混乱,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损失,降低伤员的救治效率并且会提升致残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优化电子伤票建立流程、并且能够辅助医护人员进行伤员分类、帮助快速准确的将伤员接收分类和转运,从而提高战场伤员救治效率的伤员预处理系统,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伤员分类后送的伤员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前线伤员进行登记和战伤分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手持终端,设置在用于将所述伤员运送至救护所的救护车中;视频监控设备,设置在救护所入口处;若干医护终端,由医护人员持有;以及服务器,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医护终端分别相通信连接,并通过CDMA通信网络与所述手持终端相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手持终端具有扫描识别部、伤员信息录入部以及CDMA通信部,所述服务器具有电子伤票更新部、电子伤票存储部、收容去向判定部、人脸识别部以及服务侧通信部,所述扫描识别部用于对所述伤员的人员标识保障牌进行扫描并识别出伤员标识保障牌中的伤员个人信息,所述伤员信息录入部用于录入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并作为电子伤票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CDMA通信部将所述伤情信息以及所述伤员个人信息作为该伤员的电子伤票信息通过所述CDMA通信网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电子伤票更新部将接收到的所述电子伤票信息更新存储至电子伤票存储部中,所述收容去向判定部根据接收到的电子伤票信息来判定伤员的收容去向,一旦视频监控设备拍摄到抵达所述救护所的所述伤员的伤员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部就根据所述伤员人脸图像识别出所述伤员的身份,所述服务侧通信部根据该身份将对应的所述电子伤票信息以及所述收容去向发送给所述医护终端,从而让所述医护人员对所述伤员的去向进行安排。
本发明提供的伤员预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服务器还具有所述救治安排信息生成部,所述收容去向至少包括待手术救治,当所述伤员的收容去向被判定为待手术救治时,所述救治安排信息生成部就调取该伤员的电子伤票信息并根据所述救护所内的手术资源生成该伤员的救治安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