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060.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方萌;文中;鲁海鹏;崔岩;刘斐;郑连华;罗苏新;郭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06 | 分类号: | H02M7/06;H02M7/217;H02M7/219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选择 单元 混合 电平 ac dc 变换器 | ||
1.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和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1、D2、D3、D4,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漏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源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
所述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包括开关管S2、S3、S4,开关管S2的源极分别与开关管S3的源极、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8,开关管S3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9,开关管S4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7;
开关管S2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开关管S3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
电容C1、C2串联,电容C1与电容C2的连接端记为n点,开关管S4的漏极与n点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感L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另一端;
负载RL的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负载RL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3、D4的连接端记为a点,二极管D1、D2的连接端记为b点,二极管D3的阴极记为c点,二极管D4的阳极记为d点,Uab为a、b点电压,Udc为d、c点电压,Uab的电压值为三电平0、Udc/2、Udc其中之一,通过控制开关管S1、S2、S3、S4,对Uab的电压值进行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的单个周期内,通过控制开关管S1、S2、S3、S4,所述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具有7个工作模态,具体如下:
工作模态1: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2、D3导通,开关管S1导通,电压Uab=0V,电容C1、C2对负载进行续流;
工作模态2: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2、D6、D7导通,开关管S2导通,电压Uab=Udc/2,电容C1对负载进行续流,电容C2充电;
工作模态3: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2、D6、D7导通,开关管S3导通,电压Uab=Udc/2,电容C1对负载进行续流,电容C2充电;
工作模态4: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2、D3、D5、D6导通,开关管S1、S2、S3、S4均关断,电压Uab=Udc,交流电源对负载供电,电容C1、C2充电;
工作模态5: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1、D4导通,开关管S1导通,电压Uab=0V,电容C1、C2对负载进行续流;
工作模态6: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1、D5、D8、D9导通,开关管S4导通,电压Uab= - Udc/2,交流电源对负载进行供电,电容C1充电;
工作模态7: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A,二极管D1、D4、D5、D6导通,开关管S1、S2、S3、S4关断,电压Uab= - Udc,交流电源对负载供电,电容C1、C2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0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