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412.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郭仁刚;凌大新;李远斌;孙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9J175/04;C09J11/04;C09J11/06;C09J7/3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孙圣贵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熔滴 阻燃 聚氨酯 光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为了解决现有的易出现熔融的现象,提供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且该热贴包括阻燃热熔胶层,阻燃热熔胶层上依次设有上述的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层和玻璃微珠层之间设有金属镀膜层。能通过阻燃体系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无熔滴和阻燃性好的特性,且兼具续燃时间短和避免出现阴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属于反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反光热贴是以PU或PES为热熔胶层,以金属镀膜后的玻璃微珠反光的热转移反光材料。在使用时,利用反光材料如反光热贴的反光特性能将入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交通、消防、铁路等领域,还常用于公路维护及消防人员的安全服饰,通过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来突出显示穿戴者的存在以提高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防火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普通的反光热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采用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的反光制品。
目前,对于阻燃反光制品的阻燃性能通常是通过在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实现防止其燃烧而导致的危险,但是在尤其是火灾等高温环境下,虽在反光热贴的基布等本身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但是这些阻燃反光制品中的胶粘层(聚氨酯胶)的材料因高温下会出现熔滴现象,出现滴落的问题,这样导致熔滴后的胶层材料等滴落到其它物质上而造成二次燃烧的危害。如常规的反光热贴中将各层胶粘在一起的胶粘层的材料通常是采用聚氨酯压敏胶进行各层的复合,而对于聚氨酯压敏胶也是采用常规的在其中添加阻燃剂来达到阻燃的性能,对于聚氨酯材料的阻燃,包括两类基本的阻燃体系,卤系阻燃体系和非卤系阻燃,而卤系阻燃通常是采用含有溴阻燃剂协同三氧化锑,在燃烧时会产生浓烟和溴化氢等有害物质,且也不能起到防熔滴的现象,在着火时容易出现滴落而影响阻燃性能。又如现有的常规的也有采用非卤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二氧化二铝等常用阻燃剂,也有采用有机的无卤阻燃或氮系、磷系阻燃,但是均不能解决熔滴的问题,在着火时易出现滴落的问题,且存在续燃时间长和出现阴燃的现象,也会造成二次燃烧等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和无熔滴阻燃反光热贴,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高阻燃且续燃时间短和无熔滴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所述无熔滴阻燃聚氨酯胶包含有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复合阻燃剂:
螺环磷酸酯:5.0%~10%;氢氧化铝:2.0%~5.0%;气相二氧化硅:6.0%~9.0%;三聚氰胺磷酸盐:2.0%~3.0%;二乙基次磷酸盐:5.0%~10%。
本发明通过使聚氨酯胶中包含有采用螺环磷酸酯、氢氧化铝、气相二氧化硅、三聚氰胺磷酸盐和二乙基次磷酸盐的复合阻燃体系加入到聚氨酯胶的原料中,通过阻燃体系各成分的协同作用有效的实现无熔滴等阻燃性好的特性,且兼具能够实现续燃时间短和无阴燃的效果。更具体的说,通过在聚氨酯胶中添加采用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及配合气相二氧化硅的成分,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具有含磷量高,阻燃性好,具有较高的热分解稳定性,复配后具有很好的阻燃特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的复配协同添加的气相二氧化硅成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聚氨酯胶材料易熔滴的问题,达到无熔滴的效果,且在整体的复配阻燃体系下,无需另外添加成炭剂的成分,就能够保证高阻燃的特性;同时,通过螺环磷酸酯和二乙基次磷酸盐协同气相二氧化硅也能够达到续燃时间短的效果。另外,结合加入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和三聚氰胺磷酸盐能够更有效的保证材料在阻燃方面的整体性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