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临时基台及其调磨导板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305.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洋;解晨阳;方婷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G06F30/10;G16H50/20;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临时 及其 导板 构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虚拟临时基台及其调磨导板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先采集患者的牙列数据和颌骨CBCT数据;获取诊断蜡型并拟合颌骨CBCT数据,进行虚拟种植规划得到种植体数据;将虚拟种植规划结果和牙列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中构建虚拟临时基台;根据诊断蜡型对虚拟基台进行平面裁剪;以裁剪后的虚拟临时基台为基础构建调磨导板雏形,并裁剪调磨导板雏形得到用于指导成品临时基台调磨的调磨导板,最后3D打印出临时基台调磨导板;通过逆向构建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种植系统临时基台的构建,打破了现有软件存在的局限性,丰富了术前数字化设计的内容,同时能避免传统流程pick‑up之后的人工调整,降低了流体树脂对个别患者的潜在致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临时基台及其调磨导板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体材料和设计的发展成熟,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拓展了修复方案的选择;当种植体植入扭矩达到35Ncm时,可以采用即刻修复的方案,即在种植手术完成后即刻连接临时修复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观效果,尤其是在前牙美学区,同时即刻修复有利于保存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有利于其长期健康。
现有文献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种植体支持式临时修复体的制作:
①术前设计两侧带翼的shell,种植手术完成后,在口内就位临时基台,借助两侧的翼引导shell就位,使用流体树脂填充shell和临时基台之间的间隙,凝固后一起取出,使用流体树脂塑造穿龈部分的形态,磨除两侧的翼,抛光后完成制作,戴入口内,这一技术又称为pick-up技术;
②术前使用虚拟扫描杆转移种植体的位置,并在牙科CAD软件中拟合选择适配的Ti-base,基于所选的Ti-base设计并制作种植体支持式的临时修复体,手术完成后即可戴入口内;
③种植手术完成后,连接扫描杆辅助获取种植体的位置,然后使用牙科CAD软件拟合,并以数据库中的Ti-base为基础设计制作种植体支持式的临时修复体,然后戴入口内。
方法①对应的pick-up技术会使流体树脂与口内组织直接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并且临时基台在口内就位后被血液污染,增大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临时基台只能在连接到口内后才能大致判断修整量,实际修整操作也较为随意;方法②只能在封闭的牙科设计系统中完成,并且选用的Ti-base价格更高。方法①和②可以实现临时修复体的术前设计制作,方法③为术后设计制作,因此方法③对应的临床等待时间较长;另外,方法③引入了扫描杆,会带来治疗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术前设计制作与术后应用不统一、体内操作时患者体液对各部件的污染、临床端和制作端交叉感染风险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临时基台及其调磨导板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用于即刻修复的虚拟临时基台及其调磨导板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
S1、采集患者的牙列数据并导出STL格式数据、采集患者颌骨CBCT数据并导出为DICOM格式数据;
S2、根据牙列数据获取诊断蜡型,将诊断蜡型与颌骨CBCT数据拟合,进行虚拟种植规划得到种植体数据;
S3、将虚拟种植规划结果和牙列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中构建几何特征和布尔运算得到虚拟基台;
S4、根据诊断蜡型对虚拟临时基台进行平面裁剪;
S5、以裁剪后的虚拟临时基台为基础构建调磨导板雏形,并对调磨导板雏形进行裁剪得到用于指导成品临时基台调磨的调磨导板;
S6、3D打印得到基台调磨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