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简图像的自动缀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268.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重生;侯亚新;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181;G06T7/90;G06K9/62;G06V10/44;G06V10/7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地址: | 475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图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简图像的自动缀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依据缺失部位信息对汉简图像进行分组;B:提取汉简图像的边缘线;C:获取边缘线骨架;D:测量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及高度;E:计算出每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值和高度值恢复到真实物理尺寸的缩放比例;F:得到每幅汉简图像对应的边缘线骨架标注图像;G:得到二维数值型的时间序列化数据;H:得到二维时间序列化数据;I:得到归一化后的时间序列化边缘曲线数据;J:利用归一化后的时间序列化边缘曲线数据计算两幅汉简图像的相似度;K:返回与汉简图像a相似度最高的前N幅图像。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汉简图像缀合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裂物品的图像拼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汉简图像的自动缀合方法。
背景技术
汉简是研究汉王朝与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材料,汉简图像则是进行汉简研究的主要材料。在汉简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原边是指竹简的天然侧边,一般比较平滑和规则,原边可以是直线或有微小的弧度,而断边则非天然存在,是竹简断裂后在断裂处形成的边。
现有的汉简研究过程中,研究专家通常利用领域专业知识手工缀合汉简,通过对两块汉简断边碴口密合度进行观察分析,以判别两块汉简是否由同一块汉简断裂而成。上述手工缀合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较低,且工作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汉简图像的自动缀合方法,能够利用两块汉简的宽度、高度和厚度等物理尺寸信息,充分考虑两块汉简拼合后的上下表面的平滑性,极大地提高了汉简图像缀合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汉简图像的自动缀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汉简图像进行人工分类,依据汉简图像对应的汉简的缺失部位信息对汉简图像进行分组;汉简图像的缺失部位信息包括缺上、缺下、缺左和缺右四种情况;然后将缺下分组中的汉简图像与缺上分组中的汉简图像进行缀合,将缺左分组中的汉简图像与缺右分组中的汉简图像进行缀合;
B:对汉简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提取汉简图像的边缘线,得到每幅汉简图像对应的边缘线图像;
C:获取每幅汉简图像所对应的边缘线图像中的边缘线骨架,得到每幅汉简图像所对应的边缘线骨架图像,边缘线骨架指边缘线中居中的像素点;
D:测量汉简图像所对应的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及高度;
E:根据每幅汉简的真实物理尺寸信息,结合步骤D中得到的每幅汉简图像所对应的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和高度,分别计算得出每幅汉简图像所对应的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值和高度值恢复到真实物理尺寸的缩放比例,分别记为γ1和γ2;其中,β1为边缘线骨架图像的宽度值与汉简的真实宽度值的倍数关系,β2为边缘线骨架图像的高度值与汉简的真实高度值的倍数关系;
F:人工确定每幅汉简图像的边缘线骨架图像中的断边部分,得到每幅汉简图像对应的边缘线骨架标注图像;
G:对步骤F中得到的边缘线骨架标注图像中边缘线骨架的断边部分进行时间序列化处理,得到对应的二维数值型的时间序列化数据T;
T={(V1,W1),(V2,W2),(V3,W3),…,(Vi,Wi)},i为正整数,(Vi,Wi)表示边缘线骨架的断边部分的第i个像素数据的像素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