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鱼粉制取系统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5278.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威;陈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宏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A22C25/04;A22C25/16;A23K10/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刘祖展 |
地址: | 3634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鱼粉 制取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鱼粉制取系统及其工艺,属于鱼粉制备技术领域,包括PLC控制器、加工数据监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加工数据监控系统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输出端与运动控制系统输入端、温度控制系统输入端、给排水系统输入端相连,运动控制系统输出端与动力装置输入端相连。工艺:将鱼块按顺序进行清洗、蒸煮、离心分离,获得鱼汤并沉淀过滤得到鱼泥;最后经干燥、冷却和粉碎,并过100‑150目筛网得到鱼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PLC控制器收集各加工设备的加工信息实时监控鱼粉加工状态,利用运动控制系统和给排水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充分保障每个环节的鱼粉质量及营养成分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化鱼粉制取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粉制取,其质量受到原料鱼的种类、质量及制取工艺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很难实现对其精确控制。
公开号为CN205056121U的专利,一种鱼粉加工用粉碎装置,一种鱼粉加工用粉碎装置,包括底座、粉碎仓、转轴、锤头、驱动电机、出料通道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粉碎仓,粉碎仓与底座的连接处固定有弹性支撑脚,所述粉碎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固定在粉碎仓的两端的轴承座上,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底座的内部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转子,转子上安装有转销轴,所述转销轴上固定有锤杆,锤杆的外侧的一端固定有锤头,所述粉碎仓的内部的上端设有破碎板,且破碎板上设有锯齿状凸起,所述粉碎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料斗,所述粉碎仓的一侧的下端连接有出料通道,且出料通道与粉碎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筛网,所述出料通道的另一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出料通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靠近鼓风机的一侧设有第二筛网。
公开号为CN105214797A的发明专利,一种鱼粉加工用原料压榨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压榨罐、冷凝铜管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变速箱的转动轴与焊接有刀片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轴的末端焊接有磨碎轮盘,磨碎轮盘和刀片都位于压榨罐的内部,且磨碎轮盘的底盘侧壁和压榨罐的内部侧壁都焊接有凸纹,所述压榨罐的隔层侧壁上安装有冷凝铜管,上部开有进料口,底部两侧壁上开有出料口,内部底面安装有卸料台,所述冷凝铜管与液氮罐连通,两者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镶嵌在磨碎轮盘的底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存储器电性输出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输入连接驱动电机和电磁阀门。
上述两项专利涉及的鱼粉加工中,为了提升加工后鱼粉的质量,前者通过将鱼粉进行较大程度的破碎,使得粉碎干燥后的鱼粉容易散热,不易受高温影响而变质;后者则是通过温度控制进行鱼粉质量的把控。上述两件专利在鱼粉加工中均利用温度控制进行鱼粉质量的提升,仅是减少加工过程中温度对鱼粉质量的影响,鱼粉质量提升不足,仍然不能满足较好的鱼粉的质量水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多通过温度控制进行鱼粉质量的提升,鱼粉质量提升不足,鱼粉质量一般,仍然不能满足较好的鱼粉的质量水平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鱼粉制取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加工数据监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给排水系统,所述加工数据监控系统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与运动控制系统输入端、温度控制系统输入端、给排水系统输入端相连,所述运动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用于加工鱼粉的动力装置输入端相连。
采用PLC控制器通过收集各加工设备的加工信息实时监控鱼粉加工状态,并利用运动控制系统和给排水系统来对加工状态的工艺进行实时控制,充分保障加工的每个环节的鱼粉质量及营养成分含量。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依次包括清洗设备伺服电机、蒸煮设备动力装置、离心分离设备伺服电机、沉淀过滤设备动力装置、干燥设备动力装置、冷却设备动力装置、粉碎设备伺服电机、过筛设备动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宏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宏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