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和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837.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豆全亮;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2 | 分类号: | H02M5/12;H02M5/293;H02M7/217;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转换 电路 适配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和适配器。电源转换电路包括:初级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一控制芯片;次级电路,包括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二控制芯片;变压器,包括磁芯、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第一采样电路,用于采集电源输出端处的输出电流,第一控制芯片根据输出电流输出或停止输出PWM信号,当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时,输出电流不连续为零,第一控制芯片输出PWM信号给初级绕组;当电源输出端未连接负载时,输出电流连续为零,第一控制芯片停止输出PWM信号给初级绕组,以关断次级电路、变压器和第一控制芯片的用于输出PWM信号的电路。本申请实施例能降低转换电路在空载模式下的待机功耗和提升轻载模式下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和适配器。
背景技术
据估计,2020年全世界仅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就超过60亿部,加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如电脑等,最低保有量可能超过120亿部。各类移动电子设备都需要使用AC-DC电源适配器进行供电或者储能,可以简单推算出,全世界的AC-DC电源适配器数量超过120亿个。调查发现多数人的使用习惯是电源适配器长期插在电源插座上的,而按照相关标准,电源适配器的待机功耗门槛是100mW,也就是说,插在电源插座上的电源适配器未连接终端设备(即空载)时也会产生功耗。
在带载模式下,AC-DC电源适配器的最大转换效率一般设计在标称输出功率的70%~90%之间,当输出功率小于标称功率的70%时,随着输出功率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也跟着降低。因此,在输出空载或者轻载的情况下,现有电源适配器的转换电路的转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和适配器,能够降低空载模式下的待机功耗和提升轻载模式下的转换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初级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次级电路,包括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需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压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电压通过所述电源输出端输出;变压器,包括磁芯、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在所述初级电路侧缠绕在所述磁芯上,并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在所述次级电路侧缠绕在所述磁芯上,并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采样电路,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电源输出端处的输出电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电路采集的输出电流输出或停止输出PWM信号,其中:当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时,所述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的所述输出电流不连续为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输出所述PWM信号给所述初级绕组;当所述电源输出端未连接负载时,所述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的所述输出电流连续为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停止输出PWM信号给所述初级绕组,以关断所述次级电路、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用于输出所述PWM信号的电路。
在上述方案中,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时,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的输出电流不连续为零,第一控制芯片能够根据该输出电流输出PWM信号,使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适用于该负载的工作电压,而在空载模式下,电源输出端没有连接负载,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的输出电流连续为零,此时,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控制芯片能够停止输出PWM信号给初级绕组,即第一控制芯片的GATE管脚关闭输出,不再输出跳变信号,使次级电路、变压器和第一控制芯片的用于输出信号的电路被关断,从而降低了空载时的功率消耗,并且在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重新连接负载时,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的输出电流不连续为零,第一控制芯片能够根据该输出电流恢复输出PWM信号,即在空载时被关断的电路能够自动恢复开启,保证在带载模式下能够满足正常工作要求。并且,光耦器件的作用可由电流传感器替代,因此,可去掉光耦器件,相对光耦器件,电流传感器反应灵敏,使得第一控制芯片控制精度和实时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