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344.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鲍祥生;裴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型 薄储层 地震 特征 识别 方法 | ||
1.一种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已知井开展频谱分析及合成地震记录,获得目的层的地震子波;
步骤2:基于目的层地震子波,计算出视主周期PAM;
步骤3:基于已知井的综合剖面图的数据,计算出目的层的泥岩速度Vm和砂岩速度Vs;
步骤4:基于已知井判断目的层的砂岩是否集中在半个视主周期内,如果是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5:依据平均速度VA,分别计算出共振加强区的厚度范围RE和共振减弱区的厚度范围RW;
步骤6:依据目的层的砂岩速度Vs和泥岩速度Vm,构建砂岩厚度逐渐递增的泥包砂地质模型;
步骤7:对所述泥包砂地质模型进行纵向划分,将目的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纯泥岩的泥岩区,第二部分为泥砂共存的共振加强区,第三部分为共振减弱区;
步骤8:在给定nHZ雷克子波的情况下,得到模型合成地震记录,在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上标注共振区反射范围;
步骤9:对照泥包砂地质模型,对共振区范围内的地震波形进行类型划分,将合成模拟地震记录分为共振加强区、共振加强区和共振减弱区共同影响区,建立不同类型地震波形及振幅与砂体发育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1:获取已知井的综合剖面图,且通过已知井的相关信息获得井旁地震资料频谱;
步骤1.2:从地震资料频谱上读取地震资料主频,依据地震子波频谱与地震资料频谱相近似的原理,获取地震子波主频;
步骤1.3:经过地震资料处理后的地震子波被认为是零相位雷克子波,利用nHZ雷克子波合成地震记录;
步骤1.4:将合成地震记录与已知井井旁的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判断两地震记录之间的一致性,如果一致性较好,则将nHZ雷克子波作为目的层地震子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主周期为:两侧旁瓣振幅绝对值为最大振幅的1%时,两侧位置对应的时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4.1:对已知井所在目的层的附近井进行分析,获取已知井的附近井的综合剖面图,计算砂岩和泥岩厚度各是一半情况下的平均速度VA,将其作为计算共振区厚度的参考速度,VA=(Vm+Vs)/2;
步骤4.2:计算出半个视主周期PAM/2;
步骤4.3:计算出半个视主周期对应的地层厚度,(((PAM/2)/1000)/2)*VA;
步骤4.4:判断目的层的砂岩是否集中在半个视主周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5.1:依据目的层地震子波的数据,计算出地震子波中振幅最大位置处的时间与最近振幅零值点之间的绝对值时差t,f为目的层地震子波的主频;
步骤5.2:依据绝对值时差t和平均速度VA,计算共振加强区的厚度范围RE,RE=(t×VA)/2;
步骤5.3:计算共振减弱区的厚度范围RW,RW=((PAM/2)×VA)/2-R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目的层的共振减弱区中全部为泥岩,或者泥岩中存在砂岩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8.1:以第一道地震记录为参照,该道只包括一层砂体,该道顶部波峰对应的位置与地震波旅行到第一层砂体顶部的位置对应,以该道顶部波峰所在时间位置作为共振反射区的顶部反射时间边界Ett;
步骤8.2:确定共振反射区底部界限,底部界限反射时间Ebt为Ett+PAM/2;
步骤8.3:依据顶部反射时间边界Ett和底部界限反射时间Ebt确定共振反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3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内螺纹检测设备
- 下一篇:研磨盘双向可调的单向齿轮箱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