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342.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卓威;沈明调;彭才华;周南鑫;黄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38;B24B21/02;B24B21/18;B24B27/00;B24B41/04;B24B47/12;B08B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导线 表面 损伤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放线辊,固设在安装板顶侧,用于放卷导线;第一平整辊组,固设在放线辊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第二平整辊组,固设在第一平整辊组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收线辊,固设在第二平整辊组一侧,用于收线导线;驱动电机,固设在安装板底侧,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第一滚筒,套设在转轴外侧,与转轴传动连接,外侧均匀分布有凸起;打磨带,一侧套设在第一滚筒外侧,与第一滚筒传动连接,另一侧套设在导线外侧。本发明提供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可自动调整打磨直径,具有打磨均匀和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附件安装是架线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紧线后导线已达到设计张力,应在3天内进行耐张塔挂线和直线线夹、防振金具及间隔棒安装,避免导线因在滑车中受振和在档距中相互鞭击而损伤。
附件安装前应该对导线上未处理的局部轻微打磨,目前在对导线进行打磨时,依旧依托人工打磨,工作效率不高不说,而且打磨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安装板;放线辊,固设在安装板顶侧,用于放卷导线;第一平整辊组,固设在放线辊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第二平整辊组,固设在第一平整辊组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收线辊,固设在第二平整辊组一侧,用于收线导线;驱动电机,固设在安装板底侧,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第一滚筒,套设在转轴外侧,与转轴传动连接,外侧均匀分布有凸起;打磨带,一侧套设在第一滚筒外侧,与第一滚筒传动连接,另一侧套设在导线外侧,且设置在第一平整辊组和第二平整辊组之间,在打磨带上具有均匀分布凹孔,凹孔与凸起匹配连接。
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细磨机构,设置在打磨带和第二平整辊组之间;
细磨机构包括:第二滚筒,套设在转轴外侧,与转轴传动连接;皮带,一侧套设在第二滚筒外侧,与第二滚筒传动连接;打磨筒,设置在另一侧,被皮带套设,且套设在导线外侧。
优选地,打磨筒可以两侧封闭,内部填充有细砂。
优选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细打磨层,设置在打磨筒内侧,与导线抵触设置。
优选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毛刷套,设置在打磨筒内侧,且设置在细打磨层两侧。
优选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缓冲层,设置在细打磨层和/或毛刷套内侧。
优选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架,固设在安装板顶侧;滚筒轴承套,固设在安装架一侧,内侧套设打磨筒。
优选地,第一平整辊组和/或第二平整辊组任一均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转动设置的滑轮。
本发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通过打磨带进行初步打磨,然后再经过细磨机构打磨,具体来说,先通过细磨机构内侧的毛刷套清理残渣,然后经过细打磨层对导线外周围打磨,打磨完成后再通过毛刷套清理残渣,其中,毛刷套及细打磨层外侧设置有缓冲层能够根据导线直径进行调节,本装置可自动调整打磨直径,具有打磨均匀和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廉。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