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342.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卓威;沈明调;彭才华;周南鑫;黄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38;B24B21/02;B24B21/18;B24B27/00;B24B41/04;B24B47/12;B08B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导线 表面 损伤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100);
放线辊(200),固设在所述安装板(100)顶侧,用于放卷导线(500);
第一平整辊组(300),固设在所述放线辊(200)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500);
第二平整辊组(301),固设在所述第一平整辊组(300)一侧,用于平整拉直导线(500);
收线辊(400),固设在所述第二平整辊组(301)一侧,用于收线导线(500);
驱动电机(10),固设在所述安装板(100)底侧,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11);
第一滚筒(20),套设在所述转轴(11)外侧,与所述转轴(11)传动连接,外侧均匀分布有凸起(21);
打磨带(22),一侧套设在所述第一滚筒(20)外侧,与所述第一滚筒(20)传动连接,另一侧套设在导线(500)外侧,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整辊组(300)和所述第二平整辊组(301)之间,在所述打磨带(22)上具有均匀分布凹孔(23),所述凹孔与所述凸起(21)匹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细磨机构(30),设置在所述打磨带(22)和所述第二平整辊组(301)之间;
所述细磨机构(30)包括:
第二滚筒(31),套设在所述转轴(11)外侧,与所述转轴(11)传动连接;
皮带(32),一侧套设在所述第二滚筒(31)外侧,与所述第二滚筒(31)传动连接;
打磨筒(33),设置在所述(32)另一侧,被所述皮带(32)套设,且套设在所述导线(50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筒(33)两侧封闭,内部填充有细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包括:
细打磨层(34),设置在所述打磨筒(33)内侧,与所述导线(500)抵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包括:
毛刷套(35),设置在所述打磨筒(33)内侧,且设置在所述细打磨层(34)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包括:
缓冲层(36),设置在所述细打磨层(34)和/或所述毛刷套(35)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40),固设在所述安装板(100)顶侧;
滚筒轴承套(41),固设在所述安装架(40)一侧,内侧套设所述打磨筒(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整辊组(300)和/或所述第二平整辊组(301)任一均包括两个相对转动设置的滑轮(3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3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