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指纹印及抗刮耐磨的玻璃基材蚀刻效果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912.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军;李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犀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明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1 | 代理人: | 廖珍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指纹 耐磨 玻璃 基材 蚀刻 效果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指纹印及抗刮耐磨的玻璃基材蚀刻效果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玻璃手机背盖的化学蚀刻,通过在玻璃手机背盖表面形成一层类蜂窝状的颗粒层来把手指指纹的纹路尽量分散化,从而实现抗指纹效果;同时,该类蜂窝状的颗粒层耐磨损性能好,可以长期使用而不脱落。另外,该蚀刻液中的酸采用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和甲磺酸,与氟化盐(氟化氢铵和氟化钠)结合形成蚀刻液中的有效成分,蒙砂时生产稳定,蒙砂之后的废液对环境友好、环保;另外,其蚀刻液价格较低,蚀刻过程较容易控制,生产良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指纹印及抗刮耐磨的玻璃基材蚀刻效果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将手机的背盖材质转换成玻璃材质。玻璃材质的手机背盖,在提高手机接收信号能力的同时,在生产工艺上,通过使用化学蚀刻液对玻璃手机背盖进行蚀刻,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图案,进一步使得手机看起来更美观、更高档。
现有化学蚀刻液多数仅针对玻璃手机背盖表面的美观处理,没有解决玻璃手机背盖容易残留抗指纹印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玻璃手机背盖不耐磨损,不利于设备制造商的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指纹印及抗刮耐磨的玻璃基材蚀刻效果成型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指纹印及抗刮耐磨的玻璃基材蚀刻效果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配制成蚀刻液:氟化氢铵5~10份、氟化钠5~10份、对甲苯磺酸10~15份、甲磺酸10~15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6份、聚丙烯酸钠2~4份、EDTA2-10份、水90~95份,先将氟化氢铵和氟化钠研磨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1;再将对甲苯磺酸和甲磺酸研磨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2;接着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聚丙烯酸钠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3;最后将水升温至50℃,在搅拌的同时,先后将混合物3、EDTA、混合物2和混合物1加入水中,之后进行密封静置熟化,制得蚀刻液;
S2,将待蒙砂的玻璃基材表面用清水进行第一次清洗;
S3,将所述玻璃进行烘干,同时对不需要蒙砂的玻璃基材表面进行保护;
S4,将玻璃基材放入蒙砂设备里,用S1中配制的蚀刻液对玻璃基材表面进行蒙砂80秒;
S5,将S4中蚀刻完的玻璃基材放入常规抛光液中进行7分钟的抛光;
S6,将抛光之后的玻璃基材表面用清水进行第二次清洗。
蚀刻液中的酸采用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和甲磺酸,与氟化盐(氟化氢铵和氟化钠)结合形成蚀刻液中的有效成分,蒙砂时生产稳定,蒙砂之后的废液对环境友好,环保。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结合聚丙烯酸钠,在蚀刻液中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蚀刻液中的有效成份能够更好地与玻璃基材表面反应。
作为优选的,S1中熟化时间为24h,熟化过程中每间隔4h搅拌一次。
作为优选的,S4中蒙砂时保持蚀刻液温度为28~32℃,并且蚀刻液温差控制在3%以内。
作为优选的,采用所述成型工艺对玻璃基材表面进行蒙砂后,玻璃基材表面均匀分布有类蜂窝状的颗粒层。
该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玻璃手机背盖的化学蚀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大型设备对玻璃手机背盖进行喷淋,可实现大规模量产,产品处理良率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犀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犀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屏幕切割加工用夹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制备二维分子单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