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6892.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车永兴;蒋晓;叶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孚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C1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覆式 密封 轮胎 生产 用供胶 系统 | ||
本发明是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熔桶,第二熔桶容积小于第一熔桶容积,第一熔桶出胶口连接第二熔桶进胶口,第二熔桶出胶口外接涂胶头,第二熔桶顶部设有雷达液位计。本发明的优点:1)多位置测温可实现装置整体精确测温,多位置测温可实现对电热管的灵活控制,保持熔桶内胶料24小时连续恒温;2)第一熔桶负责投料和熔胶,第一熔桶为第二熔桶供胶,解决了现有技术一套熔桶投入固体胶料后影响胶料黏度的缺陷,可保持输出胶料黏度稳定;4)第二熔桶输出定量胶液,雷达液位计监测到达下液位,补充相应量胶液,雷达液位计监测到达上液位,停止补充胶液,可实现胶料稳定泵出,有助于提高轮胎内壁涂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76%的高速意外交通事故由爆胎引起。汽车行驶速度在120 迈以上的爆胎,死亡率接近100%。而国内91%的汽车轮胎存在胎压不正常、裂纹、刺伤等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现状,可有效防止爆胎的涂覆式刺扎自密封轮胎的国标及团标已经出台,体现了国家对自密封轮胎行业的认可。自密封轮胎将作为缺气保用轮胎的替代品,特别适用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解决新能源汽车没有备胎和胎噪过大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自密封轮胎一般分为离心式和盘覆式两种,离心式自密封轮胎指的是生产时胶料采用离心式喷涂,轮胎内壁胶料中间比边缘厚,使用效果不佳,其温度高达240℃,会对轮胎内壁造成损伤,生产速度也较慢,一般为3min/条,生产成本较高;而盘覆式自密封轮胎内壁胶料中间与边缘厚度一致,涂胶时温度较低,200℃,对轮胎伤害较小,且生产速度快,一般为1min/条,生产成本较低。然而现有技术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一般是两台熔胶桶交替向涂胶头供胶,单独的一个熔胶桶内投入固体胶料后,会导致桶内温度变化较大,影响胶料黏度,无法保证胶料连续稳定泵出,影响涂胶质量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采用双熔桶设计,实现了胶料连续恒温输出,且黏度稳定,各部位测温精确,可保证胶料稳定流量泵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盘覆式自密封轮胎生产用供胶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熔桶和第二熔桶,第二熔桶容积小于第一熔桶容积,第一熔桶出胶口连接第二熔桶进胶口,第二熔桶出胶口外接涂胶头,第二熔桶顶部设有雷达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熔桶和第二熔桶都包括盖体、内胆、外壳体和导热油盘管,导热油盘管填满均匀分布在内胆内,内胆外侧间隔包裹有外壳体,内胆和外壳体顶部设盖体,内胆与外壳体之间以及导热油盘管内装有导热油,内胆底部与外壳体之间设有电热管,导热油盘管一端延伸至内胆一侧面顶端并连接位于外壳体外侧的导热油进管的顶端,导热油进管底端连接循环泵,循环泵通过带有手动阀的导热油出管连接外壳体一侧面底部,导热油盘管另一端延伸至内胆另一侧面顶端并通过回油管连接外壳体另一侧面顶部,循环泵由带有联轴器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外壳体一侧面顶部还设有加油口和溢流口,靠近电热管的外壳体上设有两个油温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内胆一侧面底部出胶口连接出胶管,内胆另一侧面底部设胶液温度传感器,出胶管穿过外壳体连接带回流阀和温度传感器的出胶泵,出胶泵由带有联轴器的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出胶泵连接带温度传感器的输胶管进口,进口靠近第一熔桶的输胶管的出口连接第二熔桶内胆顶部,进口靠近第二熔桶的输胶管的出口外接涂胶头,雷达液位计设置在第二熔桶顶部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体外侧、导热油进管外侧、回油管外侧、导热油出管外侧和出胶管外侧都包裹有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熔桶的内胆的尺寸为600X600mm,第二熔桶的内胆的尺寸为500X500mm,雷达液位计与第二熔桶的内胆最高液位距离 300mm,内胆外侧面与外壳体内侧面间距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孚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孚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