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052.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有森;蔡春有;李伟;蔡建顺;黄春仁;蔡四川;陈贞年;蔡金泉;蔡惠明;吴光灿;罗磊;王景宝;蔡智怀;陈艺斌;刘赐福;蔡艺新;陈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12;A23K10/18;A23K10/20;A01K61/00;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美燕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三亚市崖***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鳍棘鲷 室外 生态 池塘 人工 育苗 方法 | ||
1.一种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选择育苗池塘:池塘清淤,消毒,暴晒,引水入池塘;池塘中接入小球藻,并施以发酵鸡粪作为肥料,施肥后接入轮虫;
2)布苗:将初孵仔鱼引入育苗池塘;
3)育苗期间调控环境因子:
仔鱼3~20日龄,水体pH7.0~7.5,盐度25~30‰;21~30日龄,pH 8.2~8.5,盐度28~33‰;水中溶氧大于5mg/L;
4)投喂:
7日龄前不投喂,7~20日龄投喂桡足类幼体;并且7~20日龄期间水中每天补充发酵鸡粪;15~30日龄还投喂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原料预处理:
取豆粕30~45重量份、玉米粉9~13重量份、麸皮10~15重量份、白鱼粉15~25重量份、浒苔10~15重量份、蔗糖1~2重量份、墨鱼油0.5~1重量份,混匀、粉碎,过筛,按料水质量比1:0.4~0.6加水拌匀,得预处理后的原料;
(2)发酵:
预处理后的原料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黑根霉菌液,拌匀,于28~30℃通风有氧条件下培养1~2d,接种植物乳杆菌菌液,拌匀,密封后置于25~28℃培养3~4d;
(3)按质量比100:(0.5~1)将发酵后的原料与复合维生素混合,添加饲料粘合剂后制成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选择水深1.5~2.5m,面积2~3亩,底质为沙质泥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清淤后用生石灰泼洒消毒,然后晒塘;育苗前池塘引进盐度25~33‰、pH 7.0~8.5的过滤水,保持水体溶解氧为5mg/L以上;池塘中接入小球藻4×105~5×105个/mL,并按施肥量1700~2 000kg/hm2施以发酵鸡粪作为肥料,施肥2~3d后接入轮虫0.1~0.2个/mL,引入轮虫3~5d后水体透明度在40~50cm之间时选择晴好天气开始布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15~20日龄投喂粒径0.3~0.6mm的发酵饲料颗粒,21~30日龄投喂粒径0.8~1.2mm的发酵饲料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桡足类幼体每次投喂量是1~2个/mL;15~30日龄期间水中每天补充5~10mg/L发酵饲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桡足类幼体由以下方法培养而得:
将小球藻藻液接种至小球藻培养基中,在20~25℃、光照强度3500~4000Lx条件下搅拌培养3~5d,得小球藻;然后用培养所得的小球藻在水温20~25℃条件下对桡足类进行喂养,连续喂养2~3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桡足类幼体由以下方法培养而得:
将浓度2×105~3×105个/mL的藻液按培养基体积的15~20%接种至小球藻培养基中,在20~25℃、光照强度3500~4000Lx条件下搅拌培养3~5d,得小球藻;然后用培养所得的小球藻在水温20~25℃条件下对桡足类进行喂养,投喂量为每天40~50个/mL,喂养前桡足类幼体的密度是10~15个/mL,连续喂养2~3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黄鳍棘鲷室外生态池塘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培养基为:葡萄糖20~50g/L、硝酸钠0.2~0.5g/L、七水硫酸镁0.05~0.08g/L、氯化钙0.03~0.04g/L、磷酸二氢钾0.02~0.06g/L、乙酸钠2~5mg/L、氯化钠0.05~0.08g/L、亚硒酸钠0.03~0.05g/L、硼酸2~3mg/L和余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0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