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612.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刚;郭平安;边翊;金康;孙奋丽;何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00 | 分类号: | B29C51/00;B29C51/26;B29C51/30;B29C51/46;B29C33/56;B29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涂层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对模具进行预处理后通过外设装置将脱模剂均匀喷涂在模具表面;步骤200、将涂层和固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后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通过控制固化条件在模具表面形成固化的胶衣层;步骤300、将与涂层同材质的预制件放入模具内,通过控制成型条件压制成型;步骤400、脱模取出成型工件并进行后处理;本发明采用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将胶衣均匀的喷涂在模具表面,待涂层固化后,再投入原材料固化成形即可取出产品获得带有颜色的产品,在工件成型阶的同时将胶衣涂层覆盖于工件的表面,一次性获得覆有胶衣层的成型工件,简化了原有的喷漆工序,且降低了压合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由于其材料质轻、抗冲击强度高、温差变形小、抗老化、防腐蚀、雷电、静电并与各种材料间相容性高,被广泛的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在复合材料表面喷漆可消除制品表面的颜色不均等弊病,补充成型不足且可调整表面光泽等特殊。
目前,现有的复合材料制品喷涂方法与金属制品喷漆方法类似。首先是清洗、处理制品表面灰尘,打磨制品表面,保证光洁度,随后根据表面情况利用专用腻子打磨,随后完成喷涂工作。然而这种喷涂方法即费时又费力,总工期耗时长,且由于复合材料表面粘附力和光洁度差,常常需要通过喷涂腻子等其他工序来提高喷涂的效果,但是增加的其它工序一方面会增加成本投入,另外一方面对于复杂工件来说,打磨喷涂等工序难以使得整个表面都处于相同的状态,从而可能影响最终的效果。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喷涂的效率,采用将固化的涂层直接通过压合的方式与工件形成一体从而覆盖于工件的表面,以减少喷涂的工序,但是由于工件的形状不一,对于形状较为复杂的工件,特别是具有内凹面的工件,涂层的贴合性不佳,并且常规压合是直接将涂层和工件接触再通过压力压合,这种压合方式容易导致涂层分布不均,使得涂层的分布密度或者厚度不一致,且不能够按照需求增强某个区域,不能根据工件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喷涂。另外,由于工件成型和喷涂是分次操作的,涂层难以与工件有效贴合,从而使其贴合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直接将固化的涂层压合于工件表面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对模具进行预处理后通过外设装置将脱模剂均匀喷涂在模具表面;
步骤200、将涂层和固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后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通过控制固化条件在模具表面形成固化的胶衣层;
步骤300、将与涂层同材质的预制件放入模具内,通过控制成型条件压制成型;
步骤400、脱模取出成型工件并进行后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模具在预处理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温度均为140℃-150℃;
将涂层和固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后加热至所述模具温度后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
所述固化条件包括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所述固化温度为140℃-150℃,所述固化时间为60s-90s。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衣层包括胶衣边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胶衣边缘部的多个胶衣碎片;
所述成型条件包括成型温度和成型工艺,所述成型温度为上模150℃-160℃,下模135℃-145℃,所述成型工艺包括加压阶段和保压阶段;
在加压阶段对模具进行加压直至工件成型且胶衣层与成型工件压制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