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612.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刚;郭平安;边翊;金康;孙奋丽;何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00 | 分类号: | B29C51/00;B29C51/26;B29C51/30;B29C51/46;B29C33/56;B29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涂层 工艺 | ||
1.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对模具进行预处理后通过外设装置将脱模剂均匀喷涂在模具表面;
步骤200、将涂层和固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后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通过控制固化条件在模具表面形成固化的胶衣层;
步骤300、将与涂层同材质的预制件放入模具内,通过控制成型条件压制成型;
步骤400、脱模取出成型工件并进行后处理;
其中: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胶衣层包括胶衣边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胶衣边缘部的多个胶衣碎片;
所述成型条件包括成型温度和成型工艺,所述上模的成型温度为150℃-160℃,所述下模的成型温度为135℃-145℃,所述成型工艺包括加压阶段和保压阶段;
在加压阶段对模具进行加压直至工件成型形成成型工件,且所述胶衣层与成型工件压制于一体;
在保压阶段对模具进行压力保持并在胶衣碎片之间的间隙处填充与胶衣碎片的厚度以及材质相同的补充胶衣以使得胶衣边缘部和所有胶衣碎片拼合成一个整体;
待补充胶衣固化后,脱模取出成型工件并进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在预处理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温度均为140℃-150℃;
将涂层和固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后加热至所述模具温度后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
所述固化条件包括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所述固化温度为140℃-150℃,所述固化时间为60s-9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0中,通过外设装置按照预定轨迹喷涂在模具表面形成胶衣层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取模具边缘处的一点作为外设装置的喷涂开始点,沿着模具边缘线的方向喷涂一圈以使得喷涂的终点与喷涂开始点重合获得胶衣边缘部;
步骤202、将胶衣边缘部围成的区域通过多次水平和垂直分割划分为多个格块;
步骤203、对于形成的每一行格块以及每一列格块,通过外设装置间隔喷涂格块以获得呈黑白棋盘状分布的多个胶衣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件的表面被涂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完全包覆,在步骤300中,获得完全包覆的成型工件具体包括:
步骤301、待步骤200中的胶衣层固化后,将原材料预制件放入模具内;
步骤302、合模,并利用模具的内表面补平相邻两个胶衣中间部之间的间隙处与胶衣中间块之间的高度差,对模具加压以使得工件成型,获得外表面涂覆有胶衣层的成型工件;
步骤303、保持模具的压力不变,撤销模具的补平功能,向相邻两个胶衣中间部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满与胶衣层材质一致的补充胶衣,以使得所有碎片化胶衣区块拼合形成一个整体;
步骤304、待补充胶衣固化后,获得外表面完全覆盖有胶衣涂层的成型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模内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下两个用于压制工件的分模(10),所述分模(10)上贯穿设置有多条通孔(11),所述通孔(11)将所述分模(10)的模面分割为多个独立的胶衣层涂覆面(12),每一条通孔(11)内对应安装有一根补平块(13),所述补平块(13)沿所述通孔(11)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补平块(13)的补平与撤销补平功能,在所述补平块(13)开设有用于向所述涂覆面(1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补充胶衣的注流通道(1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6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