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334.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凌川;程雪涛;焦柔;王洁;张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mpl 基因 w515l w515s w515a 突变 引物 探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针对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PCR上游引物、PCR下游引物和探针;所述PCR下游引物的3’端末1位碱基与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位点互补;所述PCR下游引物的3’端末2位碱基为错配碱基。本发明根据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不需要多重PCR、实现了采用一对引物探针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三种突变的效果,在MPL基因突变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属于造血因子受体家族,与配体结合能够激活JAK-STAT等信号转导途径,对调节髓细胞的增生和巨核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PL基因突变类型,3%~5%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5%~10%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存在MPL基因突变。
MPL W515存在多种突变类型,目前已知的主要有MPL W515L、MPL W515S、MPLW515A、MPL W515K、MPL W515R等。传统的MPL检测方法为Sanger测序法,存在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的问题;二代测序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同样存在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现有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通常只能检测一种突变类型,当检测多种突变类型时,需要配制多个反应体系才能完成检测。多重PCR可以实现在一个反应体系中检测多种突变的效果,例如,CN112410407A公开了同时检测两种或三种MPN致病基因突变的引物组以及包含该引物组的试剂盒,所述引物组包括两对引物,其中第一对引物为JAK2 V617F-F和JAK2 V617F-R,第二对引物为MPL-F和MPL-R。但是多重PCR涉及多对引物,需要反复优化反应体系,且对PCR反应酶的要求较高,多对引物间的相互干扰可能降低检测的灵敏度或特异性。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检测MPL基因常见突变类型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探针基于荧光定量PCR,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MPL W515L/S/A三种突变类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针对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PCR上游引物、PCR下游引物和探针;
所述PCR下游引物的3’端末1位碱基与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位点互补;
所述PCR下游引物的3’端末2位碱基为错配碱基。
本发明中,采用3’末1位碱基与突变位点互补、3’端末2位碱基为错配碱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实现了仅扩增突变型MPL基因、不扩增野生型MPL基因的效果,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实现了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利用一对引物探针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效果。
优选地,根据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碱基,将PCR下游引物的3’末1位碱基设计为突变碱基的互补简并碱基R(A/G),实现了利用一对引物探针同时检测MPL基因W515L、W515S和W515A突变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探针的5’端修饰有荧光基团,3’端修饰有淬灭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