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和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051.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侯冰;常智;王燚钊;金衍;陈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34/14;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林治辰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限 机械 开关 压裂滑套 页岩 立体 开发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和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包括同轴线套设的外滑套、内滑套及固接在外滑套的第一端用于限定内滑套向外滑套的第一端移动的第一极限距离的定位卡;外滑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内滑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设置为轴向驱动内滑套时,内滑套在外滑套和定位卡的共同作用下轴向移动的同时周向转动使得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能够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的开启状态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断开连通的关闭状态间切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关闭状态周向间隔第一角度。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具有调节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和一种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页岩油超长水平井、小井距、密切割、立体开发等新工艺中,存在生产过程中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问题,为实现调节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的问题以实现储层资源动用量最大化,使得水平井各压裂段的压裂施工时间以及生产时间可控,需要研发新的完井工艺和工具,从而调节各水平井及各压裂段间的相互干扰,以保证各井平衡开发,避免产量短期内迅速衰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页岩油超长水平井、小井距、密切割、立体开发等新工艺中,存在生产过程中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和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该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具有调节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所述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用于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其中,所述页岩油立体开发压裂工具包括同轴线套设的外滑套、内滑套及固接在所述外滑套的第一端用于限定所述内滑套向所述外滑套的第一端移动的第一极限距离的定位卡;所述外滑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内滑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设置为轴向驱动所述内滑套时,所述内滑套在所述外滑套和所述定位卡的共同作用下轴向移动的同时周向转动使得所述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开启状态和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断开连通的关闭状态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关闭状态周向间隔第一角度。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轴向驱动内滑套相对外滑套运动的同时,通过在外滑套和内滑套之间设置导向结构,使得外滑套和内滑套周向转动第一角度,从而使得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或者错开连通,实现开启或关闭。这样,该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和驱动所述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开启或关闭的井下开关工具配套使用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页岩油超长水平井、小井距、密切割、立体开发等新工艺中,存在生产过程中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问题,使得该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具有调节井间和压裂段间的应力干扰和孔隙压力干扰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和所述外滑套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滑套朝向所述定位卡的一端包括内表面为锥形的第一锥形套筒,所述第一锥形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定位卡朝向所述外滑套的一端包括外表面为锥形的第二锥形套筒,所述第二锥形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卡和所述外滑套通过所述第二锥形套筒和所述第一锥形套筒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滑套与所述内滑套具有彼此对置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彼此接触并沿第一轨迹相对移动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限级机械开关压裂滑套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并沿所述第一轨迹相对移动,所述外滑套与所述内滑套相对转动第二角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滑套与所述定位卡具有彼此对置且可在外力作用下彼此接触并沿第二轨迹相对移动的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存放及取阅装置
- 下一篇:页岩油储层真三轴密切割压裂物理模拟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