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330.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忠;朱旺冲;孙小成;欧阳国春;雷干农;谢宜芝;蒋小军;周舰;孙洪波;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3;G01N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高志永 |
地址: | 425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素 含量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最佳吸收波长;
S2:背景干扰的确定和消除;
S3:建立标准曲线;
S4:样品的处理及测定;
所述样品的处理及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S41:青蒿叶50℃烘干后粉碎过筛;
S42:取粉碎后的青蒿叶并加入95%乙醇进行水浴加热提取,对提取液进行离心;
S43:取离心后的上清液0.32mL加入95%乙醇1.28mL后再加入0.2%NaOH溶液6.40mL配制青蒿素样品溶液;
S44:将所述青蒿素样品溶液50℃水浴加热30min,快速冷却后加入弱酸性水稀释10倍得到待测样品;
S45:取步骤S43中的青蒿素样品溶液0.32mL,加入95%乙醇1.28mL,再加入6.4mL弱酸性水,摇匀,取0.8mL混合液,加入6.56mL弱酸性水,检测前加入0.2%NaOH 640ul摇匀作为参比溶液,20s内进行样品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确定所述最佳吸收波长的步骤包括:
S11:取青蒿素标准品0.1000g加95%乙醇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第一青蒿素母液;
S12:取第一青蒿素母液10mL加95%乙醇配制成浓度为0.1 mg/mL的第二青蒿素母液;
S13:取第二青蒿素母液0.0 mL,加入95%乙醇1.6 mL、弱酸性水6.4 mL,计为WA-1;取第二青蒿素母液0.0mL,加入95%乙醇1.6mL、0.2%NaOH溶液6.4mL,计为WA-2;取第二青蒿素母液0.4mL,加入95%乙醇1.2mL 、弱酸性水6.4 mL,计为WA-3;取第二青蒿素母液0.4mL,加入95%乙醇1.2mL、0.2%NaOH溶液6.4mL,计为WA-4;
S14:将WA-1、WA-2、WA-3、WA-4摇匀后50℃下水浴加热30min,快速冷却后以空气为参比在200~500nm进行光谱扫描确定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建立标准曲线的具体步骤包括:
分别取第二青蒿素母液0.0mL、0.1mL、0.2mL、0.5mL、1.0mL、1.5mL、2.0mL至10mL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95%乙醇2mL、1.9mL、1.8mL、1.5mL、1.0mL、0.5mL、0.0mL,再分别加入0.2%NaOH 8mL,配成浓度分别为0.00 mg/mL、0.01mg/mL、0.02mg/mL、0.05mg/mL、0.10mg/mL、0.15mg/mL、0.20mg/mL的标准溶液,50℃水浴加热30min,快速冷却,以空气为参比测吸光度值后再以0.00mg/mL标准液为参比作背景扣除,建立标准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背景干扰的确定和消除的步骤包括:
S21:取步骤S42中离心后的提取液0.4mL加入95%乙醇1.2mL,再加入弱酸性水6.4mL;
S22:取步骤S42中的提取液0.4mL加入95%乙醇1.2mL,再加入0.2%NaOH 6.4mL摇匀后于50℃下水浴加热30min后快速冷却;
S23:将步骤S21和步骤S22中处理后的提取液均稀释10倍,以空气为参比测样品的吸光度;
S24:分别取2个青蒿含量差异较大的青蒿样品乙醇提取液40ul,加入95%乙醇160ul,再加入弱酸性纯水9mL,最后加入0.2%NaOH 800ul,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对比步骤S23和S24样品测定过程中背景干扰的变化,确定最佳的参比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酸性水的pH值为6.0≤pH≤7.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青蒿素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素标准品、95%乙醇和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3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