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059.5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丽;陈韦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丽丽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21/02;F16M13/0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多功能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报警装置,具体涉及安全警报装置领域,包括多功能报警器,所述多功能报警器外侧设有安装座,所述多功能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本体两侧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凸块。本发明通过根据安装界面的光滑度的判定,从而采用吸盘吸附的方式进行位置固定,拆卸时向下方向拨动报警器本体挤压第一变形气囊产生变形,将固定吸盘与吸附面丢失吸附效果,从而直接起到拆卸效果;或采用转动两侧的调节螺杆,至两第四变形气囊与安装位置接触,随后向上拨动报警器本体对第二变形气囊产生挤压造成形变使安装件对底座的安装稳定性增强,保证安装效果,较传统的安装、拆卸方式更加简便,方便使用者的安装、拆卸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警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家用防盗报警器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报警主机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报警器的种类根据不同用途分类也很多,其中家用报警器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通过设置在家里的报警器可以防止坏人入室抢劫,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儿童等,但是现有的报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步骤较为复杂,但现有的报警器常作为阶段式使用,若常规式的安装方式拆卸起来较为困难,而若简单式的安装方式又不能保证安装的稳定性,故此,给使用者的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报警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报警装置的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报警装置,包括多功能报警器,所述多功能报警器外侧设有安装座;
所述多功能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本体两侧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凸块;
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所述多功能报警器收纳于底座内腔,所述底座两侧壁中部均可转动设有安装件,所述底座一侧活动设有第一定位钮,所述底座另一侧活动设有第二定位钮,所述底座内腔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变形气囊,所述底座内腔顶部设有两个第二变形气囊,所述底座内腔两侧均开设有滑行槽,所述底座与第一定位钮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座与第二定位钮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底座后侧均匀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内壁固定设有第三变形气囊,所述第三变形气囊内腔与第一变形气囊内腔之间设置有导气管;
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贯穿螺纹传动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设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与调节螺杆之间转动设有转向轴,所述受力板远离转向轴一侧固定设有第四变形气囊,所述第四变形气囊内腔与第二变形气囊内腔之间同样对应设置有导气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行槽两端均设置为渐变式倾斜形状,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贯穿底座与滑行槽相连。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内壁与第一变形气囊和第二变形气囊连接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变形气囊和第二变形气囊均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变形气囊和第二变形气囊充气状态下高度均大于安装槽深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型,两个所述固定架沿底座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与调节螺杆连接处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与调节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丽丽,未经曾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