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打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4512.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02 | 分类号: | B21F27/02;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打簧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簧机,包括与控制器连接并沿金属丝输送方向依次设于机架上的打簧系统、进给系统以及切断和卸料系统,打簧系统包括张紧单元和辅助排线单元,进给系统包括用于簧体退出的推簧组件和用于排线的摆动组件,切断和卸料系统包括切断机构、导向输送部和推送部。本发明避免了送料机构和打簧机构不同步造成金属丝拉断,排线整齐度好,没有打簧杆,设备噪声更低,簧体长度不受打簧杆长度的限制,可以在同一位置绕多圈,增加金属丝圈数;穿丝后,自动打簧,自动切断,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全自动,机器正常运转无需操作,避免操作工误操作受伤,安全系数高,适用于丝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丝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全自动打簧机。
背景技术
打簧机作为正捻六角网机的辅助设备,用来完成编织正捻六角网所需的打簧工序。正捻六角网对簧体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簧体的总长要尽可能的长,另一方面,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金属丝缠绕的圈数要尽可能的多。但是受结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打簧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送料机构和打簧机构不同步造成金属丝拉断,现有的设备就是把金属丝缠绕到一根打簧杆上,通过调节打簧杆旋转和丝杠副移动进行排线,通过丝杠副移动速度和簧杆旋转速度去调节排线的密度,排线整齐度不均,绕出的簧体在抽丝使用时经常缠绕打结,质量差;
2、簧体长度不能超过打簧机的主机上打簧杆的可安装长度,金属丝缠绕的圈数增多会导致簧体杂乱无序;
3、打簧穿丝后,簧体加工时需要工人控制设备启停,整理簧体,将簧体从打簧杆上退出并切断,安全系数低,自动化程度低;
4、设备结构复杂,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打簧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打簧机,包括沿金属丝输送方向依次设于机架上的打簧系统、进给系统以及切断和卸料系统,所述打簧系统包括送料机构和打簧机构,打簧机构包括打簧轴座和绕丝电机,打簧轴座上转动安装有打簧轴,打簧轴的一端设有用于金属丝缠绕打簧的打簧头,另一端设有绕丝同步带轮,打簧轴座与绕丝电机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用于避免送料机构和打簧机构不同步造成金属丝拉断的张紧单元,绕丝同步带轮、张紧单元和绕丝电机上安装的驱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打簧轴座上还设有用于打簧头打簧时压紧金属丝的辅助排线单元;
所述进给系统包括进给机构,打簧机构通过进给机构设于机架上,进给机构包括绕丝底板,绕丝底板通过第一滑轨组件滑动连接于机架上,绕丝底板上固设有打簧轴底座,打簧机构设于打簧轴底座顶部,打簧轴底座下方设有用于将缠绕完成的簧体从打簧机构的打簧头上推出的推簧组件,绕丝底板通过摆动组件与机架相连;
所述切断和卸料系统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切断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用于对缠绕完成的簧体进行导向及输送的导向输送部和用于将导向输送部上的簧体推出的推送部,导向输送部和推送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切断板和辊轴安装板设于机架上,切断板上设有用于缠绕完成的簧体通往导向输送部的导向套,所述切断机构包括上切刀和横切刀,上切刀设于导向套上方,横切刀设于导向套的侧方。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排线单元包括与打簧轴平行并转动安装于打簧轴座上的压轮轴,压轮轴的一端通过卡套设有把手,把手与固设于打簧轴座上的插销通过拉簧连接,压轮轴的另一端通过压线轮支架安装有将金属丝压紧于打簧头上的压线轮,压线轮与压线轮支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单元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磁粉离合器,磁粉离合器的输出端设有张紧同步带轮,绕丝同步带轮、张紧同步带轮和绕丝电机上安装的驱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沿金属丝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平校直单元、竖直校直单元和驱动单元,三者通过送料本体固设于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