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721.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勇;胡泽顺;李兰辉;陈利科;张必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2 | 分类号: | B41M1/12;B41M5/00;B41M7/00;G02F1/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修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工艺 变色 显示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将聚醚体系的凝胶电解质和油性UV光油按照5:2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印刷及后处理工艺:在基材上丝网印刷纳米导电银浆层,通过热处理工艺固化,形成下电极层;在下电极层上印刷一层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进行热固化冷却后形成电解质层;在电解质层上喷墨或丝网印刷图案所需要的变色材料,热固化后形成变色层;在变色层上印刷纳米银线透明导电油墨,热固化后形成上电解极层;热固化后上光油或覆膜做封装和保护,形成保护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控溅射工艺成本高和封装工艺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技术近些年越来越受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面已经使用了电致变色技术,早些年,在波音飞机上面的电致变色窗和汽车上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等的应用是非常的成熟。近日一加手机、vivo、OPPO等品牌相继推出电致变色概念手机,将电致变色技术应用在小巧精致的手机上,实现一机一壳多色的效果,算是一种比较大胆的跨界,从整个技术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生产难度较大,目前各主机厂还只是停留在概念机或未发布阶段,功耗、机壳厚度、表面处理等工艺稳定性、均一性、透光度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业界,电致变色技术主要是应用磁控溅射的工艺实现变色层的制备,这样做出的产品稳定性较好,但是同样的这种工艺制作的产品价格也相对偏高,目前只能在较为高档的商品和场所上使用。另外,由于电致变色器件需要做封装处理,一般需要用点胶工艺在外围打上一圈封装胶,再将上下两层贴合起来,这种工艺也不适合大批量量产。在一些低端的产品、快消品或者说是包装上面如果想应用电致变色技术,受成本的限制很难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磁控溅射工艺成本高和封装工艺效率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全印刷工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层、电解质层、变色层、上电极层及保护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将聚醚体系的凝胶电解质和油性UV光油按照5:2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
步骤S20,印刷及后处理工艺:
在基材上丝网印刷纳米导电银浆层,通过热处理工艺固化,形成所述下电极层;
在所述下电极层上印刷一层所述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进行热固化冷却后形成所述电解质层;
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喷墨或丝网印刷图案所需要的变色材料,热固化后形成所述变色层;
在所述变色层上印刷纳米银线透明导电油墨,热固化后形成所述上电解极层;
热固化后上光油或覆膜做封装和保护,形成所述保护层。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在基材上丝网印刷纳米导电银浆层,通过热处理工艺固化,形成所述下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纳米导电银浆层印刷在所述基材上,在120摄氏度,充分烧结固化30分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在所述下电极层上印刷一层所述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进行热固化冷却后形成所述电解质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下电极层烘干冷却后,在所述下电极层上丝印一层所述可UV固化的凝胶电解质,在80摄氏度烘烤30分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喷墨或丝网印刷图案所需要的变色材料,热固化后形成所述变色层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