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级联催化接枝聚合的导电织物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080.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陈琴;余圆圆;丁书林;黄帅兵;吴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4/04;D06M14/06;D06M13/203;D06M101/06;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级联 催化 接枝 聚合 导电 织物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制备导电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先在纤维上引入乙烯基;然后,通过芬顿反应催化苯乙烯磺酸与纤维上乙烯基聚合,在纤维上形成聚苯磺酸模板;最后,借助芬顿反应中产生的铁离子进行级联催化,促进在纤维表面的聚苯磺酸模板上接枝聚合聚噻吩导电高分子,得到导电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乙烯基的方法是将织物浸渍在含乙烯基的酸酐化合物溶液中,经反应使得织物上引入乙烯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上含有能与乙烯基酸酐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乙烯基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含乙烯基的酸酐化合物2.5~5g/L,温度0~4℃,pH范围7~8,处理时间6~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聚苯磺酸模板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苯乙烯磺酸或其钠盐20~40g/L,氯化亚铁15~30g/L,双氧水5~10g/L,温度50~70℃,pH范围3.5~5,处理时间3~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聚苯磺酸模板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苯乙烯磺酸或其钠盐20~40g/L,氯化亚铁15~30g/L,双氧水5~10g/L,温度50~70℃,pH范围3.5~5,处理时间3~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聚合物原位聚合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反应体系中噻吩8~16g/L,温度0~20℃,pH范围1.5~2.5,处理时间3~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聚合物原位聚合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反应体系中噻吩8~16g/L,温度0~20℃,pH范围1.5~2.5,处理时间3~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聚合物原位聚合的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反应体系中噻吩8~16g/L,温度0~20℃,pH范围1.5~2.5,处理时间3~6小时。
10.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导电织物。
11.含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电织物的纺织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包括毯类织物、机织物、针织物、填充料、非织造布、服装、家用纺织品或装饰品中的任意一种。
13.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制备导电材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0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