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及圆柱电池卷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104.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唐阳;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50/528;H01M50/531;H01M50/581;H01M4/1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及圆柱电池卷芯结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极片包括复合集流体、第一极耳以及导电片;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相对两个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第一导电膜的表面具有第一涂层区和第一非涂层区,第一涂层区具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导电膜的表面具有第二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第二涂层区具有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非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复合集流体的相对两侧边缘;第一极耳在第一非涂层区与第一导电膜电连接;导电片在第二非涂层区与第二导电膜电连接。圆柱电池卷芯结构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极片。该极片可以改善焊接质量、保证过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及圆柱电池卷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圆柱电池采用铝箔和铜箔作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集流体,其缺陷在于集流体厚、成本高、安全性以及能量密度较低;采用复合集流体(即金属镀层+高分子层+金属镀层)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采用复合集流体作为集流体的极片时,如何保证焊接质量和过流能力对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及圆柱电池卷芯结构,该电池卷芯结构采用复合集流体,能够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减轻电池重量,提高能量密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极耳和导电片的设置可以改善焊接质量、保证过流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其包括复合集流体、第一极耳以及导电片;
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相对两个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第一导电膜的表面具有第一涂层区和第一非涂层区,第一涂层区具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导电膜的表面具有第二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第二涂层区具有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非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复合集流体的相对两侧边缘;
第一极耳在第一非涂层区与第一导电膜电连接;导电片在第二非涂层区与第二导电膜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复合集流体的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引出,极片的过流能力较好。另外,第一非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复合集流体的相对两侧边缘,则第一非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具有较大的连接区域,能够提高第一极耳和导电片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第一极耳和导电片将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夹在中间,因而能够提高焊接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极耳延伸出第一非涂层区的部分与导电片延伸出第二非涂层区的部分为一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耳延伸出第一非涂层区的部分与导电片延伸出第二非涂层区的部分为一体结构,第一极耳和导电片引出电流后进行汇集,由于为一体结构,则汇集时电流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极耳的宽度小于第一非涂层区的宽度,导电片的宽度小于第二非涂层区的宽度,极片还设置有绝缘胶层,绝缘胶层设置于第一极耳和导电片表面并与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耳的宽度小于第一非涂层区的宽度,导电片的宽度小于第二非涂层区的宽度,则第一极耳未占据第一非涂层区的所有位置,导电片未占据第二非涂层区的所有位置,绝缘胶层设置于第一极耳和导电片表面并与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连接,则绝缘层的两端能够与在第一非涂层区和第二非涂层区分别与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连接,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极耳的厚度为10~10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厚度的第一极耳在与第一导电膜进行焊接时不容易焊断,厚度太薄容易焊断,厚度太厚会造成极片的厚度过厚,影响电池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导电片为厚度为10~100μm的第二极耳或者厚度为5~15μm焊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射电镜电化学检测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