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叶铁线蕨的繁殖方法在审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叶铁线蕨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节PH:所述选取一定的培养液倾倒入三角烧瓶内部,之后向培养液内部添加氢氧化钠、石灰、盐酸等调节PH值的试剂,之后工作人员运用吸管,吸收调节大概的培养液,然后滴到PH试纸上,以方便知道大概范围,之后通过PH检测仪,已确定培养液的PH值位5.8。该梯叶铁线蕨的繁殖方法通过培养基对梯叶铁线蕨进行催芽,之后通过移植可以方便梯叶铁线蕨进行生长,用少量的孢子材料,即可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60天即可成苗,成苗率可达98%左右,使梯叶铁线蕨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市场对梯叶铁线蕨的需求,同时可减少对其野生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繁殖领域,具体为一种梯叶铁线蕨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铁线蕨属(Adiantum)植物为多年生中小型蕨类植物,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属植物如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udatum)、梯叶铁线蕨(Adiantum trapeziforme)等的观赏及药用等价值日益凸显(曾宋君.铁线蕨的观赏价值及繁殖栽培.园林,1997,1:31;汪金梅,于旭东,蔡泽坪,吴繁花,徐诗涛,罗佳佳.铁线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55-263)。该属植物外形美观,多用于室内盆栽和园林设计,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含黄酮、萜类、酚类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复杂,具有抑菌、消炎、抗病毒等诸多疗效,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陈建,赵德刚.植物萜类生物合成相关酶类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2004,2(6):757-764;郭治友.药用植物乌蕨配子体发育的观察.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961-964)。因此,造成该属资源的人为过度开采挖掘,目前野生资源已大幅度降低(汪金梅,于旭东,蔡泽坪,吴繁花,徐诗涛,罗佳佳.铁线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55-263)。
针对该属植物野外资源大幅下降的现状,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主要有:鞭叶铁线蕨的繁殖技术研究(曾宋君.铁线蕨的观赏价值及繁殖栽培.园林,1997,1:31);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的繁殖技术研究(张海波,吴笛,王业清,张国禹,黄桂云.荷叶铁线蕨生长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科技资讯.2016,19:68-70);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的配子体发育研究(汪金梅,于旭东,蔡泽坪,徐诗涛,罗佳佳,杨紫薇.油菜素类固醇对扇叶铁线蕨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热带作物学报,2018,39(9):1739-1744);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江金兰.铁线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61-62;刘晓龙,宋畅,白旭然,韩丽娜,王英鹤,建德锋.铁线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1):14-21);铁线蕨孢子离体繁殖技术研究(叶飞,建德锋.铁线蕨孢子离体繁殖技术研究.北方园艺,2012,17:122-123);铁线蕨种苗不完全组培生产操作规程(范俊强,张善信,郑贵朝.铁线蕨种苗不完全组培生产操作规程.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36-37);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楔叶铁线蕨(Adiantumraddianum)的组织培养(田晓艳,刘延吉,王姝.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楔叶铁线蕨组织培养.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4):103-106);假鞭叶铁线蕨(Adiantummalesianum)孢子的组织培养(罗顺元,王任翔.假鞭叶铁线蕨孢子的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31-132)等等,虽然这些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但主要集中在该属的几个种的繁殖技术研究上,对其他种的研究尚不够丰富,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该属其他种的繁殖技术,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蕨美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蕨美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