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6186.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芬;张瑞祥;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芬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间接 机组 循环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升压泵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滤器进口阀与精密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过滤器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旁路阀的出口依次经阳床旁路阀及阴床旁路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精密过滤器的出口依次经过滤器出口阀、阳床进口阀、阳床、阳床出口阀、阴床进口阀、阴床及阴床出口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出口阀的出口与阳床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阳床出口阀的出口与阴床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加氨或联氨装置及加二氧化碳装置与阴床旁路阀的出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快速清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及杂质,迅速调节循环水的pH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厂化学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间接空冷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水技术,北方地区越来越多火电厂采用间接空冷技术。火电机组间冷技术是采用除盐水作为循环水进行闭式循环,循环水在凝汽器内首先冷却汽机低压缸出来的乏汽,然后升温后的循环水在间冷塔换热器内与冷空气进行换热,换热降温后的循环水再进入凝汽器冷却汽机低压缸乏汽。循环水系统存在碳钢、不锈钢和1050A纯铝三元腐蚀体系的电化学状态,采用纯铝材质作为空冷散热器构材料的循环水系统尽管使用了高质量的除盐水。基建期或运行检修后系统内清理不彻底,且循环水系统一般不设计加药或除盐装置,水质可能无法控制,根据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实际运行经验反馈,多台机组在基建阶段和运行中都出现了水质恶化,pH突发性升高(pH=8.5铝材开始腐蚀,pH=9开始快速腐蚀),电导率升高,甚至引发1050A纯铝空冷散热器发生严重腐蚀泄漏导致机组停机的生产事故,给间接空冷机组安全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间冷机组循环水水质没有相关的标准,间冷机组循环水水质控制方式正在探索中,目前有以下几种:采用换水法,但间接空冷循环水系统水容积大,仅通过换水控制循环水水质的方法并不理想且与节水设计思路背道而驰;采用循环水旁路阳床处理工艺,这种工艺有效降低了机组循环水的pH值,但见效慢,无法去除阴离子,仍会对系统造成一定腐蚀;采用过滤和混床工艺:混床能除盐,能根本上解决去除杂质离子,但调节速度慢,当pH突变时很难铝的腐蚀,且混床再生比较繁琐,增设再生设备投资较大;加药法,循环水加入少量磷酸或氨水对pH进行调整,虽然会控制pH值在一定范围,但是系统中引入药品后,除盐水中含盐量增加,也会对系统材质造成一定腐蚀。
以上四种方法弊端较多,无法清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或杂物,处理间冷机组循环水水质见效慢,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系统材质腐蚀,因此,需要综合控制及迅速提高循环水水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清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及杂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升压泵、过滤器进口阀、精密过滤器、过滤器旁路阀、阳床旁路阀、阴床旁路阀、系统出口隔离阀、过滤器出口阀、阳床进口阀、阳床、阳床出口阀、阴床进口阀、阴床及阴床出口阀;
升压泵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滤器进口阀与精密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过滤器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旁路阀的出口依次经阳床旁路阀及阴床旁路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
精密过滤器的出口依次经过滤器出口阀、阳床进口阀、阳床、阳床出口阀、阴床进口阀、阴床及阴床出口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
过滤器出口阀的出口与阳床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阳床出口阀的出口与阴床旁路阀的入口相连通;
加氨或联氨装置及加二氧化碳装置与阴床旁路阀的出口相连通。
升压泵的入口处设置有系统进口隔离阀。
还包括二氧化碳装置取样阀,二氧化碳装置取样阀的入口和阴床旁路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之间管道上的取样口相连通,二氧化碳装置取样阀的出口与加二氧化碳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加二氧化碳装置的出口和阴床旁路阀与系统出口隔离阀之间管道上的二氧化碳加药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芬,未经张学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放线绳管盘内圈变径张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套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