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7530.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占勤;杨洪广;韩志博;何长水;陈国强;杨丽玲;张建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F5/14 | 分类号: | G21F5/14;G21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物品 转运 屏蔽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包括:屏蔽壳体,其内限定形成一具有下部开口的第一通道,和与第一通道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抓取装置,设置在第一通道内,用于抓取或释放放射性物品;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抓取装置在第一通道内上下移动;以及多个夹持机构,每个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道内的夹持部,其中每个夹持部配置成可操作地从第二通道内伸出至第一通道或从第一通道缩进第二通道,且当每个夹持部从第二通道内伸出至第一通道时,全部夹持部能够共同夹持抓取装置抓取的放射性物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转运放射性物品的过程中,减少辐射外泄,且避免放射性物品的径向和轴向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物品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工程应用中,为了得到某些人工元素或者自然界丰度很低的珍贵稀有元素,往往需要进行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生产。在该生产过程中,需要接受辐照的靶材料被制成靶件在反应堆内接受辐照。辐照后,靶件被装入屏蔽铅罐,运送到生产工厂进行储存、解体、加热提取等工艺。由于辐照后的靶件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如何将强放射性的靶件在各工艺装置之间进行安全的转移成为了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用于在转运放射性物品的过程中降低辐射,同时避免放射性物品的径向、轴向晃动或周向转动,从而避免对放射性物品和/或转运屏蔽装置造成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包括:
屏蔽壳体,其内限定形成一具有下部开口的第一通道,和与第一通道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
抓取装置,设置在第一通道内,用于抓取或释放放射性物品;
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抓取装置在第一通道内上下移动;以及
多个夹持机构,每个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道内的夹持部,其中每个夹持部配置成可操作地从第二通道内伸出至第一通道或从第一通道缩进第二通道,且当每个夹持部从第二通道内伸出至第一通道时,全部夹持部能够共同夹持抓取装置抓取的放射性物品。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放射性物品转运用屏蔽装置沿A-A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夹爪处于张开位置;以及
图6是图5所示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夹爪处于闭合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屏蔽壳体;11、第一通道;111、上部开口;112、下部开口;12、第二通道;13、盖体;14、抓取装置;141、进气气管;1411、螺旋气管;142、夹爪;1421、竖直部;1422、第一卡持部;1423、第二卡持部;15、卷扬机;151、牵引绳;152、第一定滑轮;153、第二定滑轮;154、配重部;1541、吊环;160、板体;161、夹持部;162、封闭部;163、驱动部;1631、推杆;17、定位部;20、放射性物品;21、凹槽;2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目标追踪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机床刀头的快速半自动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