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扭转的躯干矫正衣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3920.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萍;徐逸雯;林毅;林宇;王柠;陈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躯干 矫正 | ||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抗扭转的躯干矫正衣,涉及矫正产品技术领域。其中,这种躯干矫正衣包含中间段、左右对称的配置于中间段的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以及配置于中间段下部的第三弹性带。第三弹性带能够可拆卸的环绕于腹部,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能够分别绕过两肩部,且以呈交叉状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三弹性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矫正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扭转的躯干矫正衣。
背景技术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以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其脑部病变多表现为不自主转颈,躯干扭转痉挛,姿势步态异常等,增加了患者生活的不便及家属照顾时需耗费的精力,严重时会因长期肢体痉挛,形成不可逆转的肢体畸形。
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抗扭转的躯干矫正衣,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起到抗躯干扭转的矫正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抗扭转的躯干矫正衣,包含中间段、左右对称的配置于所述中间段的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配置于所述中间段下部的第三弹性带;所述第三弹性带能够可拆卸的环绕于腹部,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能够分别绕过两肩部,且以呈交叉状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弹性带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弹性带配置有和所述第一卡口相适配的第一卡头,所述第二弹性带配置有和所述第二卡口相适配的第二卡头。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分别对着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方向,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分别可拆卸的配置于所述中间段。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间段大致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配置于所述中间段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间段配置有呈Y形的第一伸缩筋,该第一伸缩筋的左右两端分别朝着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的方向延伸。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弹性带配置有呈V形的第二伸缩筋,该第二伸缩筋倒置配置于所述第一伸缩筋。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弹性带的两端设置有能够相互粘接的魔术贴。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左右对称的配置于所述中间段两侧的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一限位带和所述中间段之间形成有供一手臂穿过的穿戴孔;所述第二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二限位带和所述中间段之间形成有供一手臂穿过的穿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专利的矫正衣,通过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和第三弹性带,在当患者发生扭转痉挛时,弹性带会发生拉伸变形,会产生复位的力,可以抑制并复位患者发生的扭转,起到很好的纠正作用。
2、本发明专利的矫正衣,通过第一伸缩筋和第二伸缩筋,可以让中间段在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和第三弹性带三个方向上具有很好的伸缩复位性能,可以大大增强矫正衣的抗扭转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专利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一实施例,矫正衣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