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修复子宫瘢痕细胞制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3042.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赖东梅;范艺辉;孙俊艳;张秋婉;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50 | 分类号: | A61K35/50;A61P15/00;A61L31/16;A61L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膜 上皮细胞 制备 修复 子宫 瘢痕 细胞 制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修复子宫瘢痕细胞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全层组织部分切除的方式建立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并通过瘢痕原位注射及腹腔注射hAECs进行细胞移植,并收集移植后的子宫瘢痕,进行组织学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实验并对移植后子宫瘢痕大鼠进行生育实验。证明了人羊膜上皮细胞对大鼠子宫瘢痕处的受损内膜与肌层具有修复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子宫瘢痕部位的生育结局。为今后临床修复子宫瘢痕提供新的有效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修复子宫瘢痕细胞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具有孕育胎儿的重要作用。子宫组织损伤对女性生育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2015年全球剖宫产率约为21.1%,已增加长至2000年(12.1%)的近两倍,而这种增长趋势在中国和巴西两国尤为显著。随着剖宫产率剧增,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如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CSD)也逐渐引起重视。CSD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因切口局部组织愈合不良所形成的,一端与宫腔内膜相通,另一端指向子宫浆膜层的空腔,故又称憩室。CSD的病理结构特点为子宫切口瘢痕处的胶原纤维沉积而肌纤维显著减少。
CSD临床表现包括严重的妇科症状,不孕与再次生育相关的产科不良结局,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CSD女性再生育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而CSD所导致的再生育相关问题急待解决。目前,CSD的临床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但仍未建立统一标准治疗方案。手术将无可避免地带来创伤或可能造成子宫穿孔或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同时,对术者的要求较高。因此,为了促进CSD患者的生育力修复以及临床症状缓解,需要探索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新型治疗方案。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是一种围产期干细胞,具有易于获取,提取率高,无伦理风险,免疫原性低及致瘤的风险低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组织胚胎学来源,hAE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近来的研究发现hAECs也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特有的旁分泌作用,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已报道hAECs在肺纤维化、肝纤维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但在妇产科疾病方面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修复子宫瘢痕细胞制剂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修复子宫瘢痕细胞制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子宫瘢痕为女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
进一步地,所述细胞制剂包括活性成分人羊膜上皮细胞和药学可接受的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药学可接受的载体为磷酸缓冲液、生理盐水、脐带血清或全血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药学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人工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支架为聚乳酸、聚乙醇酸、明胶海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全层组织部分切除的方式建立大鼠子宫瘢痕模型,并通过瘢痕原位注射及腹腔注射hAECs进行细胞移植,并收集移植后的子宫瘢痕,进行组织学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实验并对移植后子宫瘢痕大鼠进行生育实验。证明了人羊膜上皮细胞对大鼠子宫瘢痕处的受损内膜与肌层具有修复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子宫瘢痕部位的生育结局。为今后临床修复子宫瘢痕提供新的有效选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未经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