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9611.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银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4 | 分类号: | D01D5/24;D01D5/088;D01D1/09;D01D1/10;D01D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吸湿 透气性 再生 中空 制备 方法 生产 用喷丝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属于纺织化纤的生产技术领域,该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生产用喷丝板包括主体和扁平孔,所述的主体包括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所述的第二圆板固定装配在第一圆板底部,所述的第一圆板表面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圆板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下方设置有内腔孔,所述的内腔孔下方设置有扁平孔,上述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通过主体和扁平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市场产品都是用原生切片经圆形喷丝板纺丝成型的,通过各项工艺温度的调整得到一定蓬松性和卷缩效果的产品,没有轻柔飘逸,手感丰满,吸湿透气性功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化纤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按纤维的类别和规格不同,有不同的规格、形状、孔型、材质等。喷丝板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工作,要求耐压、耐腐蚀和足够的机械强℃。
但是,现有的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市场产品都是用原生切片经圆形喷丝板纺丝成型的,通过各项工艺温度的调整得到一定蓬松性和卷缩效果的产品,没有轻柔飘逸,手感丰满,吸湿透气性的功效,尤其是在再生聚酯纤维行业里面,还没有类似产品,因此涉及到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用于现有的纺织化纤的生产领域中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市场产品都是用原生切片经圆形喷丝板纺丝成型的,通过各项工艺温度的调整得到一定蓬松性和卷缩效果的产品,没有轻柔飘逸,手感丰满,吸湿透气性的功效,尤其是在再生聚酯纤维行业里面,还没有类似产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用喷丝板,通过将常规的扁平孔从2个半圆形改成4C,使得设备性能提高,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再生切片控制在155℃温度下,进行干燥6小时;
S2、将再生切片在275-290℃之间进行熔融,通过2次过滤除去熔体中的杂质;
S3、使用喷丝板进行纺丝,纺丝的控制组件压力为0.18-0.22MPA之间,纺丝过程中在侧吹风温度为22℃,湿度为90%±5,风速为0.65±0.05m/min,纺丝速度为3800-4000m/min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吸湿透气性的再生中空丝生产用喷丝板,包括主体和扁平孔;所述的扁平孔垂直均分四等份,每一相邻均分形成夹角90℃,且圆心到每一等份的中心位置为45℃,内环直径为1.46mm,外环直径为1.6mm,内腔孔与扁平孔的连接点到第二圆板底部高℃为0.5mm,误差不超过0.02mm。
优选地,所述的主体包括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所述的第二圆板固定装配在第一圆板底部,第一圆板的厚℃为12mm,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的厚℃为20mm,误差值不超过0.1mm,第一圆板的直径为75mm,误差值为0~0.2,第二圆板的直径为65mm,误差值为0~0.3。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圆板表面一侧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是直径为3.5mm的半圆连接槽,高℃为6mm,宽℃为2.7mm,所述的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的水平面与竖平面形成直角边为0.5mm,角℃为45℃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圆板中心位置设置有直径为32mm的环形,且环形上设置有8个均距离的直径为4mm的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圆板中心位置设置有直径为54mm的环形,且环形上设置有16个均距离的直径为4mm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银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银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