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5963.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然;姚海波;曾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2;E21D11/18;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赣铭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7 | 代理人: | 王臻巍 |
地址: | 33002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隧道 内壁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机构,包括隧道内壁以及隧道内拱桥,所述隧道内壁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隧道承重块,所述隧道承重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受力轴心。该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机构,在隧道内壁受到纵向冲击时,冲击力压缩隧道承重块,隧道承重块发生形变,向下方压动受力块,受力块继而向下方压动下压块,下压块内部固定安装有受力轴心,受力轴心继而带动轴杆折弯,轴杆继而带动转接轴心转动,轴杆杆体顶端连接的向心力圆盘随即转动,消除隧道内壁的纵向冲击,也同时保证隧道内壁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也将面临更多更难的工程地质问题。广州地区广泛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其受地质构造条件、岩浆成分和围岩物质成分的控制和影响,在风化过程中很容易发育出未风化或者微风化的坚硬球状体,即“孤石”。盾构施工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已成为我国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式,孤石的存在对盾构施工影响极大,容易导致地面沉降和设备损坏,从而影响工期。对于孤石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人工挖孔桩挖除、地面钻孔爆破等手段进行孤石预处理或者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洞内液压劈裂机消除。前者适用于地面工况好、无其他建筑物的等情况;后者适用于掌子面稳定、地质条件好等情况。然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盾构下穿既有建筑物并且区间上悬孤石群的情况,区间上悬孤石群若得不到有效加固处理,盾构时由于掌子面前方和上方卸载,孤石容易掉落,导致卡机,严重者还会出现地面塌陷事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方法,包括下面步骤,步骤A:先注浆加固层,为在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开挖面施工得到的筒状结构;注浆加固层还包括若干锚杆,锚杆为无缝钢管。消能减震层,覆盖注浆加固层的底部;消能减震层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厚度为10-30cm预制隧道衬砌结构,设置于消能减震层的上方,由多段通过铰接而成。
优选的,步骤B:再使用钢拱架,设置于预制隧道衬砌结构的上方,钢拱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消能减震层的两端顶部;钢拱架与注浆加固层之间预留一定距离。
优选的,步骤C:在注浆加固层的内壁上设置监测加固仪,监测加固仪包括监测装置和喷头,监测装置安装在注浆加固层的内壁上,喷头安装在监测装置上,喷头与注浆泵连接,注浆泵与浆液源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方法,现提供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机构,包括隧道内壁以及隧道内拱桥,所述隧道内壁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隧道承重块,所述隧道承重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受力轴心,所述受力轴心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接轴心,所述轴杆的杆体顶端活动连接有向心力圆盘,所述下压块远离受力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隧道内拱桥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受力基座,所述受力基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横梁倒板,所述受力基座远离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远离受力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承重台。
优选的,所述承重台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钢梁拉索。
优选的,所述钢梁拉索远离承重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载重平台。
优选的,所述承重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大梁。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隧道内壁加固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