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306.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殷振华;宫丽丹;刘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地址: | 666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香果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一柱形容器作为种植容器,在种植容器的侧面开口;(2)在种植容器底部铺一层有机质后覆土至侧面开口的下边界;(3)将百香果苗定植于侧面开口处,继续覆土;(4)在攀爬架旁挖平底浅穴,将种植容器放入穴中;(5)在种植容器底部的四周堆土。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将百香果种植在地表之上,减少病害随土壤水分传播到其它植株根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抗旱能力,减少涝害,节约成本,提高百香果品质。能够在降水较少的区域种植百香果,有效的节约种植用水,且保肥效果好,不易流失,节约肥料,减少了病虫害发生,有效提高百香果品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也叫西番莲,是西番莲属植物。目前,大田种植百香果,通常采用地栽法,即把百香果苗直接种植到土地中,然后搭攀爬架,常用的是水泥桩、竹竿、铁管、木头等做桩,桩与桩之间间隔1.5~3米,桩与桩之间用铁丝、绳索等拉紧,上下各一根,高的距离地面1.8~2米,低的距离高的0.5~0.8米,这是垂帘式的种植方法。如果采用平棚式种植方法,还需要在桩的上面搭起网状的平棚,用于支撑百香果枝条在上面攀爬。攀爬架搭好后,用育好的百香果苗栽种,先挖穴,穴的直径为0.3~0.5米为宜,穴深0.4~0.5米,用有机肥作底肥,底肥施于穴的底部,覆盖5~10厘米的土后,在上面种植百香果苗,然后再将土回填到百香果的根部,用绳子等将百香果的枝条轻轻固定在竹竿或木桩上,牵引向上攀爬,浇足定根水。株距通常1~2米,行距1.5~3米,也有密植的。百香果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待植株正常生长后,可追施氮肥为主,待进入开花结果期,以追施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雨季通常不用浇水,旱季根据植株长势浇水,叶片出现卷曲,说明植株缺水,每次浇水尽量浇透。植株长到2米左右要开始修剪主枝,促进侧芽生长,通常保留2个生长良好的侧芽,抹去多余的侧芽,侧芽变成侧枝后,如果是垂帘式种植,需要人工辅助将枝条固定在横向的铁丝上,两个枝条生长方向相反。待侧枝长到1.5~2米时,对其进行修剪打顶,让该枝条的侧芽生长,通过人工辅助使侧芽向下生长,保留4~8个向下生长的枝条,抹去多余的侧芽,这些向下生长的枝条即为主要的结果枝。
由于百香果是浅根系植物,其特点是既不耐干旱,也怕涝害,容易受天气影响导致减产;同时,常年连续的种植易导致病害随土壤水分移动传播到其它植株。因此,需要一种即能够提高百香果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又能减少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提高百香果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选择一柱形容器作为种植容器,在种植容器的侧面开口;
(2)在种植容器底部铺一层有机质后覆土至侧面开口的下边界;
(3)将百香果苗定植于侧面开口处,继续覆土;
(4)在攀爬架旁挖平底浅穴,将种植容器放入穴中;
(5)在种植容器底部的四周堆土。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容器的直径为30~50cm,高为40~70cm,底部有6~15个直径0.5~1.5cm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开口为直径8~12cm的圆形或边长为8~12cm的正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开口的上边界不超过种植容器高度的一半,下边界距种植容器底部的距离为10~27cm。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质的厚度为8~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