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8534.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涛;唐振中;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卫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膏基泡沫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石膏50‑65份、硅酸盐水泥22‑28份、硫铝酸盐水泥1‑2份、生石灰和/或熟石灰1‑2份、粉煤灰13‑18份、SiO2气凝胶4‑8份、氧化石墨烯0.2‑0.4份、减水剂0.2‑0.4份、防水剂0.05‑0.1份、发泡剂0.09‑0.2份,各组分在特定配比下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石膏基泡沫混凝土的耐水性,使得石膏基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明显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低温热水(<60℃)作为热源,采用燃气或电能或太阳能等方式先将水加热到指定温度,通过铺设在地板下的PE管将热水循环,以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加热地板采暖,二是利用电能,以地热电缆作为地热电采暖的核心部分,或采用电热薄膜材料进行加热的采暖方式。后者由于直接使用电能,能耗较大,不适合普通用户,所以目前在装修领域中,普遍应用热水地暖供热方式。
按施工方法,热水地暖分为湿式与干式施工。干式施工是将带有凹槽的塑料模块卡住水管固定,由于成本高及材料限制,应用较少。湿式安装的地暖由于水管内的水的流动热量分布均匀,通过混凝土或者砂浆传导至楼地面后温度比较均匀,成本低,工艺成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方式。它是在铺设地暖水管后,用混凝土或者砂浆把地暖管道包裹,找平,然后在上面铺设木地板、瓷砖等饰面材料。其地暖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a)楼板或地下室地面、(b)防水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做)、(c)砂浆初找平层、(d)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e)地暖管、(f)细石混凝土保护层、(g)砂浆精细找平层、(h)饰面层。其中(c)、(d)是找平和保温两道工序,费工费料,且找平精度和导热性能较差,另外,(d)聚苯乙烯泡沫板强度不高,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存在开裂隐患,从而影响保温性能。
泡沫混凝土(也称发泡水泥)是通过发泡机将发泡剂充分发泡,将泡沫掺入到水泥浆中搅拌均匀后现场浇筑的一种轻质保温材料。石膏是制备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质量轻、隔音、隔热、耐火性能好,价格低廉的优点,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36378A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基发泡混凝土,它包括的组份为:粉煤灰、水泥、生石灰、水、磷石膏、减水剂、发泡剂;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水60-350、磷石膏43.5-261、粉煤灰10-60、水泥10-60、生石灰3-3.5、减水剂0.01-0.02、发泡剂0.5-3.5。利用该配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相对于普通实心非发泡混凝土重量最高可以下降30%,抗压强度明显提高,然而,如其他石膏基泡沫混凝土一样,该专利生产的磷石膏基发泡混凝土同样存在耐水性差、吸水率高的问题,制约其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石膏基泡沫混凝土耐水性差,吸水率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基泡沫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膏50-65份、硅酸盐水泥22-28份、硫铝酸盐水泥1-2份、生石灰和/或熟石灰1-2份、粉煤灰13-18份、SiO2气凝胶4-8份、氧化石墨烯0.2-0.4份、减水剂0.2-0.4份、防水剂0.05-0.1份和发泡剂0.09-0.2份;
所述发泡剂选自包括茶皂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复合发泡剂或者包括茶皂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复合发泡剂或者包括茶皂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复合发泡剂。
优选地,复合发泡剂中,所述茶皂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3-5:1;或者,所述茶皂素的质量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总质量之比为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以断点为中心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