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439.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7C9/3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安全 区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和系统,包括当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通过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可以由使用方自我上线设备,通过验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进行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采集,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控制路障设备开启;不仅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身份管理,也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或不会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冠肺炎的长久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公共健康安全局势日趋恶化,去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对个人进行运动轨迹和健康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目前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员扫描二维码进行验证,该方式验证过程浪费时间,常常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
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设备认证中心的认证通过信息,通过认证后智能路障工作站与云管理控制中心建立安全传输通道,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根据上述技术内容,通过使用智能路障工作站首先进行认证,可以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被动动式管理,由于公共场所数量多,通过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可以由使用方自我上线设备,通过验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进行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采集,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控制路障设备开启;不仅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身份管理,也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云管理控制中心,并从云管理控制中心的人员身份认证中心获取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身份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获取并存储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工作站信息,对区域安全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得到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接收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发出的中心控制指令,针对工作站信息、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和中心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结算,生成云管理控制决策方案和相应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路障工作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对工作状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实施的工作状态监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在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后没有通过认证,则进行设备报备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备报备操作是通过报备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申请接入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代码、设备定位信息和设备的使用单位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系统,包括多个智能路障工作站和云管理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