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雷达装置的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714.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荣;孔德超;孙启田;左家秀;佘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文青机械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雷达 装置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雷达装置的操作方法,涉及地质检测技术领域,所述雷达装置包括环形引导件、雷达监测组件、环形引导机构以及纵向移动机构,所述雷达监测组件至少有2个且安装于环形引导件的内壁上,该雷达监测组件包括盒体、发射器以及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安装于盒体上并朝向待检测物体,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线束连接至计算机,雷达监测组件滑动连接于环形引导机构内并能够以环形引导件的轴心做圆周移动,所述环形引导机构安装于纵向移动机构上并能够沿着环形引导件的轴心上下移动,本发明实现了表面为曲面的物体的内部检测工作,检测准确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雷达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基本原理为: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目前,对于曲面的检测多采用手动操作,需要沿着曲面(如圆柱面)进行移动地质雷达的天线,由此导致检测的准确度不高,特别对于一些高度很高的待检测物体,操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雷达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消毒不彻底、效果差以及效率低的缺陷。
一种地质雷达装置,包括环形引导件、雷达监测组件、环形引导机构以及纵向移动机构,所述雷达监测组件至少有2个且安装于环形引导件的内壁上,该雷达监测组件包括盒体、发射器以及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安装于盒体上并朝向待检测物体,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线束连接至计算机,雷达监测组件滑动连接于环形引导机构内并能够以环形引导件的轴心做圆周移动,所述环形引导机构安装于纵向移动机构上并能够沿着环形引导件的轴心上下移动;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立柱、滑轨、齿条和纵向电机,所述立柱有四个并周向布置于环形引导件的外周侧,立柱的内侧安装有所述的滑轨,其中一根立柱上与滑轨所在的面垂直的侧面上安装有所述的齿条,齿条啮合有纵向齿轮,纵向齿轮连接至纵向电机的输出端,纵向电机通过侧安装板安装于环形引导机构上,环形引导机构滑动连接于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雷达监测组件具体是通过连接机构与环形引导件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向支柱、伺服电机、电机座、基座、安装座以及直线电机,所述横向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引导件的内壁上,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的电机座,电机座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的伺服电机和一个导向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导向板连接至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所述的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的盒体。
优选的,所述环形引导机构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侧板以及滑块,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固定于侧板的内侧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环形引导件滑动连接于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侧板通过螺钉安装于滑块上,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的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侧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板,横向支板上安装有横向电机,横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齿轮,环形引导件的外侧安装有齿环,所述横向齿轮与齿环啮合。
优选的,所述雷达监测组件有3个且其中一个雷达监测组件与其他两个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侧还安装有框架。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两组用于对待测物体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每组定位机构对称设置,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以及与待检测物体外表面相配合的夹持片,定位杆的一端连接至框架上,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夹持片。
优选的,所述盒体上还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文青机械设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文青机械设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