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发电功率后评估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572.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易侃;张子良;王浩;杜梦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6N3/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电场 发电 功率 评估 监测 方法 | ||
1.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发电功率后评估及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自由来流风速V、上游各风机与目标风机沿风来流方向投影距离d/D=[d1/D,d2/D,…,ds/D],上游各风机及目标风机连线与风来流方向夹角θi=[θ1,θ2,…,θs]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样本集;其中,di/D代表实际投影距离与风轮直径的比值,s为上游风机数最大值;将目标风机处的风速数据、发电量数据y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样本集;并将输入输出样本集按照一定比例划分为训练数据集X与测试数据集X’;
步骤2:将训练数据集X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步骤3:通过测试数据集X’对已训练网络进行测试,神经网络模型误差达到预先设定条件后,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
步骤4: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风电场后评估及状态监测模型,在风电场后期运行阶段,通过输入实时获取的自由来流风速数据、上游各风机与目标风机相对位置参数,实时获得风机处预期风速或发电量情况,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果输出;
步骤5:将神经网络模型一段时间内的输出风速数据与SCADA采集的机舱风速数据进行对比,判定风机处风速传感器正常运行或者出现故障;
步骤6:将神经网络模型一段时间内的输出功率结果与SCADA采集的风机功率数据进行对比,并结合步骤5风速对比结果,对风机发电量损耗进行定量评估;
所述步骤2中,神经网络模型由若干个自编码器AE和一个回归层组合而成;神经网络总共包含l+2层,其中,输入层表示为第0层,隐含层表示为第1层至第l层,输出层即回归层为第l+1层;设网络的第k个隐含层为hk,与hk-1和hk(k=1,2,…,l)相关的AE表示为AEk;
给定AEk的输入hk-1,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计算过程分别如公式(1)、公式(3)中所示:
f(x)=g(x)=1/(1+e-x) (3)
式中:为编码器的权值矩阵;为编码器的偏置矩阵;为解码器的权值矩阵;为解码器的偏置矩阵;
通过最小化公式(4)中定义的重构误差,能够对参数集进行优化:
所述步骤2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包含预训练步骤、微调步骤:
预训练过程中,首先利用梯度下降法训练最底层的AE,训练目标为最小化公式(4)中的重构误差,该AE的输入采用来自实际现场的原始训练数据,该AE训练完成后,将生成的隐含层表达作为高一阶AE的输入,并采用同样的算法对其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所有AE都能够得到训练;
经过逐层的预训练后,将得到的所有隐含层进行叠加,并将回归层添加至神经网络顶部生成最终输出,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整个网络的参数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5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