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远乡镇地区组合包装式煤炭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932.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缪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6 | 分类号: | B65B1/06;B65B43/5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远 乡镇 地区 组合 包装 煤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远乡镇地区组合包装式煤炭,具体涉及煤炭领域,包括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托型支撑底座机构,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与承托型支撑底座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悬挂式缓冲支撑机构;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包括筒状包装框架,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插接有一次性绝缘包覆膜,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型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将一次性绝缘包覆膜插接至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并将一次性绝缘包覆膜的顶部套接在筒状包装框架的顶部,相对提升了煤炭精制包装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偏远乡镇地区组合包装式煤炭。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万家,规模偏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由于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煤炭生产基地远离消费中心,我国煤炭流通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而且跨越不同区域,需要多种运输方式接续,因此,运输成为我国煤炭流通的关键环节,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3种方式为主,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成为煤炭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约64.3%的煤炭运量是依靠铁路运输,而煤炭也是占用铁路运量最大的货种,占我国铁路运力的55.1%左右,在山西、陕西和蒙西主要产煤的“三西地区”主要运输通路上,煤炭运输所占的铁路运力比例高达90%左右,未来铁路仍将在煤炭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煤炭用于城市与郊区居民炉具生火时使用,传统的煤炭运输,是由搬运工人直接搬运至运输车上,使得煤炭在运输时处于裸露状态,针对价值较高的精制煤炭,一旦受潮,资金损失率也较高,所以需要一种针对精制煤炭使用的快速包装设备进行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偏远乡镇地区组合包装式煤炭,通过设置了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将一次性绝缘包覆膜插接至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并将一次性绝缘包覆膜的顶部套接在筒状包装框架的顶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远乡镇地区组合包装式煤炭,包括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所述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托型支撑底座机构,所述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与承托型支撑底座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悬挂式缓冲支撑机构;
所述新式煤炭包装用组合框架机构包括筒状包装框架,所述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插接有一次性绝缘包覆膜,所述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型电机,所述驱动型电机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球形联轴段,所述球形联轴段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滑型橡胶承托盘,所述一次性绝缘包覆膜安装在防滑型橡胶承托盘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型电机设置在一次性绝缘包覆膜与筒状包装框架之间,所述筒状包装框架与相邻的一次性绝缘包覆膜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筒状包装框架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镂空型预留透气槽,多个所述镂空型预留透气槽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型电机的外部套接有第一承托型防撞垫盘,所述第一承托型防撞垫盘固定安装在筒状包装框架的内腔底部,所述驱动型电机与相邻的第一承托型防撞垫盘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联轴段的底部设有第二承托型防撞垫盘,所述第二承托型防撞垫盘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半圆形对应支撑罩,所述第二承托型防撞垫盘与相邻的半圆形对应支撑罩均焊接在相应的筒状包装框架内腔侧壁,所述球形联轴段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半圆形对应支撑罩内腔,所述球形联轴段与相邻的半圆形对应支撑罩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算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