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5556.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强;田叶顺;马春元;冯太;夏霄;王涛;张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3 | 分类号: | B01J27/043;B01J35/10;B01J37/34;B01J37/02;B01J37/00;B01J37/08;C01B1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2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炭材料和金属盐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超声震荡浸渍设定时间,然后将浸渍后的炭材料干燥,得到负载料;将负载料和硫铁矿按比例混合研磨,得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加至热解装置中,在惰性氛围中热解,得到催化剂。热解过程中,硫铁矿和炭材料存在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焦炭拓展孔隙结构,增加比表面积,改变焦炭理化特性,还可降低硫铁矿转化成FeSX的温度,得到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多功能高效催化剂,此类催化剂不但具有强抗氧抗水性,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省去预硫化过程,节省了工艺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还原前期SO2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O2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燃煤产生的SO2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工业生产中对SO2的排放限制愈发严格。目前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应用最广,其产物为利用价值较低的脱硫石膏;部分(半)干法脱硫产物为具有强烈腐蚀性的硫酸,国内市场供应基本饱和,高浓度SO2排放行业,如含硫固废煅烧,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高浓度SO2排放面临转型。相比之下,硫磺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固态产物,其容量小、无二次污染,不腐蚀设备,便于存储和运输,是理想的脱硫产物,但是我国硫磺资源短缺,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催化还原SO2制硫磺是具有较好前景的脱硫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化脱硫,缓解我国硫磺资源短缺的现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烟气成分复杂,烟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会使催化剂失活,导致SO2还原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催化剂使用前必须经过预硫化过程,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都是资源化脱硫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O2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以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SO2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负载装置、干燥装置、混合研磨装置和热解装置,其中,
所述负载装置分别与炭材料源和金属盐溶液源连接,且负载装置中设置有震荡器;
混合研磨装置与硫铁矿源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SO2催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炭材料和金属盐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超声震荡浸渍设定时间,然后将浸渍后的炭材料干燥,得到负载料;
将负载料和硫铁矿按比例混合研磨,得混合料;
将混合料投加至热解装置中,在惰性氛围中热解,得到催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热解过程中,硫铁矿和炭材料存在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焦炭拓展孔隙结构,增加比表面积,改变焦炭理化特性,还可降低硫铁矿转化成FeSX的温度,得到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多功能高效催化剂,此类催化剂不但具有强抗氧抗水性,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省去预硫化过程,节省了工艺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还原前期SO2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