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332.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钟旭航;张旻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醒狮(福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龚杰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管理 技术 新能源 平台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控制方法。所述包括平台:储能电站外壳;设置于储能电站外壳内的储能电池模组,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布设于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每一储能电池在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电流;热管理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构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S2,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所述温度梯度趋于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突出,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相对于传统能源,新型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优点,因此,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必会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新型能源的大量应用,储能电站应运而生。储能电站中电池的热管理是关系整个储能电站安全性的重要环节。目前的,储能电站的热管理主要通过简单的外部降温为主,未考虑电池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的控温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控制方法,包括:
储能电站外壳;
设置于所述储能电站外壳内的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其中,所述储能电池顺序命名为A111...Axyz号储能电池;
布设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
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每一储能电池在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电流;
热管理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温度传感器、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构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
S2,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所述温度梯度趋于一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8个角上以及中心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12条边线上,且等间距布设。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储能电站外壳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制冷单元,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控制对应位置的制冷单元进行制冷。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所述温度梯度模型为从低温到高温等差递增的温度梯度模型,其中,ΔT1为相邻的电池的温度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控制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相邻的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ΔI,其中,C为储能电池的热容,η为热-电转换效率,R为储能电池的内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醒狮(福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醒狮(福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背部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