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360.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边德军;曾尚景;康华;艾胜书;聂泽兵;孙雪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污水 污泥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其通过污泥预处理、紫外光氧化、超声波破碎、待测样本制备、样本测定及计算污泥中总磷浓度几个环节最终可以得出污泥样本中总磷含量,其提出利用超声破解的方法将污泥样本进行破碎,使污泥絮体解絮,粒径变小且分布集中,从而避免了后续操作的稀释误差,并易于消解完全,该方法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回流污泥等区域的污泥总磷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磷是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污水中磷的有效去除是衡量污水处理效率及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的重要指标,推出一种检测城市污水厂污泥磷的含量是否达标的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和磷的富集,以排出剩余污泥的方式实现磷的去除,然而在国内外公开的资料中并无针对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浓度的标准检测方法,污水厂污泥总磷检测方法的缺失制约了污水厂的污泥评价体系的发展。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进出水中磷浓度差值作为污水中磷去除量的评价标准,对排出的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均未有考察,在通过对剩余污泥中磷含量的检测过程中发现,剩余污泥中磷浓度达到700mg/L以上,剩余污泥中磷浓度的大小对于污泥后续处置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含磷污泥可通过堆肥处理作为农业肥料或用于自然土地利用,实现污泥资源化,而对于低含磷量污泥作为建筑材料利用相对更为合适。剩余污泥合理资源化处置的先决条件是明确污泥中总磷含量的大小,因此建立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包括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等处理单元均存在总磷的去除,然而仅对水中总磷浓度的检测不足以表明该单元实际的去除率,同时针对污水中总磷的去向及分布规律也难以准确分析和掌握,这就要求必须对污泥中总磷的含量进行准确的分析,明确磷迁移转化规律,深入研究生物除磷机理。有研究表明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通过排出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目的的传统除磷理论,利用好氧或厌氧磷还原菌实现污水生物除磷的“气化除磷”新概念,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环节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总磷的去向作精准的定量分析,这就需要首先明确污泥中总磷的含量。因此从基础理论研究和新理论发展需求角度,建立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十分迫切。
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污水厂污泥中总磷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检测污泥中总磷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污泥消解后变成溶解态混合物,在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检测混合液中总磷含量,然而这些方法在应用到污水厂污泥总磷检测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操作性。例如: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利用化学药剂过硫酸钾在高温条件下将污泥转化为溶解态物质,药剂消耗量大、设备复杂且需要高温等特殊条件;氢氧化钠熔融法(CJ/T 221-2005),将污泥样本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熔融,将污泥中含磷有机物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正磷酸盐,此方法耗时长,一般以天计算,较为复杂,无法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欧洲发展框架委员会推出的SMT法(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此方法在高温和强酸环境下将污泥中总磷提取出来,检测周期一般为3-4天,操作过程繁琐,操作误差较大,对设备要求较高;微波消解法,利用微波消解设备将污泥TP转化为正磷,经溶解后检测混合液总磷浓度,此方法要求具有微波消解器,设备昂贵,对技术人员要求高,难以在污水厂等企业应用推广。现有检测方法在测定污水厂污泥中总磷应用上,普遍存在耗药量大、周期长、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精度有限等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及回流污泥等区域的污泥总磷的检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总磷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调器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高强度抗老化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