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864.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宏;秦明明;郭致昌;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21/46;G06F21/43;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65023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个人隐私 信息 使用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存储与用户注册信息相关的第一哈希值的信息存储模块;用户模块,当用户登陆时,用户模块将登录信息进行哈希计算获得第二哈希值,将第二哈希值与第一哈希值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登陆成功;当用户登录成功后,访问区块链网络模块中的相应节点,获取隐私数据的存储位置;存储用户在注册或使用时增加的隐私数据,并根据用户的更改实时更新相关数据的隐私数据库;将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并通过基于属性的分层加密方法对各类隐私数据进行加密的分类管理模块。本发明按照安全等级分层加密数据,有效的防止数据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APP的数量以及各种社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用户在使用这些APP时往往要注册一个账号才能正常使用,而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往往需要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等涉及用户隐私的信息。
而随着用户注册账号的数量的增多,所填报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用户泄露个人隐私数据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有效的防止数据泄露,安全性高,避免数据被恶意篡改的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用户注册信息相关的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哈希值为用户注册时的身份标识、密钥和用户设定的授权码经过哈希计算获得的哈希值;用户模块,所述用户模块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连接,当用户登陆时,所述用户模块将登录信息进行哈希计算获得第二哈希值,将所述第二哈希值与所述第一哈希值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登陆成功;区块链网络模块,所述区块链网络模块与所述用户模块连接,当所述用户登录成功后,访问所述区块链网络模块中的相应节点,获取隐私数据的存储位置;隐私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在注册或使用时增加的隐私数据,并根据用户的更改实时更新相关数据;分类管理模块,与所述隐私数据库配合,将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并通过基于属性的分层加密方法对各类隐私数据进行加密。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网络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机制模块、共识机制模块以及智能合约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支持KV数据库或者SQL类数据库;所述安全机制模块,通过CA/PK工机制控制节点及应用的授权接入所述共识机制模块,根据网络规模以及应用端的数量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共识方法,包括Raf t,PBFT,dPBFT适合于联盟链的共识算法;所述智能合约模块,通过支持脚本实现自动化合约处理。
优选的,所述分类管理模块按照安全等级将隐私数据分成低、中、高三部分,每类隐私数据设有对应的密钥与权限。
优选的,所述第一哈希值为注册时的身份标识ID以及设置与其对应的登陆密钥和授权码通过哈希计算获得的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为登录时的身份标识ID及与其对应的登陆密钥和授权码通过哈希计算获得的哈希值。
优选的,所述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系统还包括监管模块,与所述用户模块以及所述隐私数据库连接,设有通讯模块,用户在注册时预留联系方式,当系统有登陆、查询或修改操作时,所述通讯模块通过预留的联系方式将相关操作发送至用户。
优选的,所述预留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与社交账号,当系统有登陆、查询或修改操作时,所述监管模块将相关操作详情通过短信或消息发送至指定的手机号或社交账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管理方法,包括:将登录信息进行哈希计算获得第二哈希值,将所述第二哈希值与所述第一哈希值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登陆成功;当所述用户登录成功后,访问所述区块链网络模块中的相应节点,获取隐私数据的存储位置;隐私数据的存储位置,获取所述隐私数据库存储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