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眼图交叉点自校正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185.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特;单光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交叉点 校正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眼图交叉点自校正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扇出模块、可控时延线模块、信号合成模块、信号选择模块、眼图交叉点检测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通过将输入信号扇出为两路相同信号,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反馈式动态可控时延,对时延后的信号进行波形重构,从而实现对眼图交叉点的自校正。本发明提供的信号眼图交叉点自校正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动态调整眼图交叉点,使得眼图交叉点实时稳定在50%处,实现了眼图交叉点的自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眼图交叉点自校正的装置,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图是一系列的数字信号在示波器或图形软件上通过大量的信号位叠加得到的。通过眼图可以观测信号波形单调性、串扰、过冲、抖动等信息。眼图是评估高速信号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眼图交叉点位置,是测量交叉点振幅与信号“1”及“0”位准的关系,因此不同交叉点比例关系可传递不同信号位准,信号的占空比失真抖动会导致眼图交叉点的偏移。一般标准的信号其交叉比为50%,即表示信号“1”及“0”各占一半的位准。但是,如果眼图交叉点位置过高,可以根据此眼图交叉点比例关系验证信号误码、屏蔽及其极限值。当眼图交叉点位置过低,即传递过多“0”位准信号,容易造成接收端信号不易从其中抽取频率,导致无法同步,进而产生同步损失,所以眼图交叉点位置如果没有处于50%处,信号会出现误码,进而对信号的质量造成影响。
在高速通信等领域,眼图可变交叉点功能能够提供对信号质量的进行额外的控制。例如许多高速通信都需要保证输出信号的幅度,压摆率和差分信号电压交叠点等要求,从而保证在高速确保信号传输过程中眼图的质量。但如果输入输出缓冲器的驱动能力在上拉和下拉上有较多不匹配,就有可能会导致眼图交叉点的偏离,位置在50%处上下漂移,从而产生更多抖动,从而引起造成误码率的增大。另外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系统中,由于输入射频放大器的信号幅度较低且存在波动幅度抖动,因此经过射频放大器后的该信号不能满足相位调制器所需需要的半波电压。因此,经过调制后的信号相位点容易发生波动,并且相位调制器由于环境变化及连续高频信号影响等原因,导致调制后的信号占空比发生变化,会对使得调制出来后的信号波形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变差,导致信号的眼图交叉点上下漂移波动,交叉点位置改变会造成眼图采样点更容易落进落入眼图模板中,最终导致使得信号误码率升高,严重增大,影响通信质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校正眼图交叉点的装置,以提高信号处理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信号眼图交叉点自校正的装置,包括扇出模块、可控时延线模块、信号合成模块、信号选择模块、眼图交叉点检测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扇出模块,用于将一路信号扇出为两路与输入矩形信号完全相同的信号,
所述可控时延线模块,用于在信号中增加时延量,
所述信号合成模块,用于将多个信号合成为一个新的信号,
所述信号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输出,
所述眼图交叉点检测模块,用于确定信号眼图交叉点位置,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可控时延线模块增加的时延量。
进一步地,所述扇出模块与两个可控时延线模块电连接,将扇出的两路信号分别传递至不同的可控时延线模块,
所述可控时延线模块与信号合成模块电连接,将增加时延量后的信号传递至信号合成模块,
所述信号合成模块接收两个可控时延线模块传递的信号,将两路信号合成新的信号,
所述信号选择模块,接收两个信号合成模块合成后的信号,选择其中一个信号传输至眼图交叉点检测模块,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可控时延线模块电连接,根据眼图交叉检测模块获得的眼图交叉点位置确定可控时延线模块的时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